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南200米处西山脚下,面向东北大羊角村(新闻烈士殉难地),是为纪念《新华日报》主编何云等57位新闻战士而修建的。于1986年5月28日落成,其高7.5米,碑座为方形,四面凸阶,雕栏环绕;碑体为四方形,正面镌杨尚昆亲笔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右侧面镌陆定一题词:“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左侧面镌《何云同志简历》一文,介绍了这位热血洒在太行山上新闻战士的光辉战斗历程。背面镌何云、李竹如等太行新闻烈士芳名录
何云(1905-1942)《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
原名朱士翘,笔名何文、王再然、露沛。男,1905年出生,浙江上虞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考进复旦大学,半年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专攻经济学。九一八事变后,回国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12月加入上海文化界反帝联盟,《中国论坛》杂志,协助宋庆龄、何香凝工作。1933年任国民御诲自救会组织宣传部长,四处奔波,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1933年6月,被国民党逮捕,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何云获释后到南京《金陵日报》任,宣传抗日救国。
1938年初赴武汉,任《新华日报》国际版。同年底,被派往华北敌后,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着手筹备华北《新华日报》的创刊工作。1938年12月19日,《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宣告成立,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1939年元旦,《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诞生。《新华日报》华北版成为华北敌后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不仅在敌后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国际上引起关注。1940年9月1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在山西省辽县成立,何云当选办事处主任。1941年7月7日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撰写了《新民主主义的新闻政策》,为党的新闻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1942年5月,敌人向太行山区发动大“扫荡”,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27日,在辽县(今左权县)大羊角附近被日军包围,突围时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