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电商交易额达295亿!你家老人贡献多少?

8月8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5亿元,同比增长34.1%。随着app、在线支付、物流网络的普及,京东等电商巨头让同日同城送达变成了现实,网上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老年网购族迅速增多。许昌电商发展为何势头迅猛,呈现出什么的特点?网购给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带来了哪些便利?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网购能送到家门口”
“网购不仅是一种交易手段,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市电商办主任梁金成介绍,我市电商迅猛发展,既有青年人的主力军作用,也离不开银发网购族的迅速增多。
由于孩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在莲城大道滨河名郡小区居住的王桂兰老人家里一般只有她和老伴儿俩人。两位老人虽然身体健康,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对购买大件商品愈发感到力不从心——居住的楼房没有电梯,搬桶油上四楼要喘半天。
王桂兰的儿子去年回家过春节时,她主动向儿子“请教”了网购的流程,并在儿子的帮助下练习了几次下单和支付。当儿子好奇老人为何开始网购时,王桂兰直言:“你不在家,我们买油、买米扛着费劲,还是让快递员送到家门口吧。”
和王桂兰住在同一小区的李尚及老人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一开始,我只能去超市买小袋包装的米或者散米,有时候觉得不便宜也没得选,就为带回家省劲儿。网购的话,同一个牌子的价格更实惠,我在家等着送来就行了。”
老年人成为网购族,除了因为喜欢网购商品价格实惠、买得到在实体店买不到的服装、食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品可以由快递员送上楼,解决了不少老年人购物负重上楼难的问题。
上午11时下单,下午就能送达
“在许昌城区,我们已经实现上午11时下单,下午就能送达。”京东许昌地区负责人刘俊杰说,近年来,老年客户逐渐增多。“一部分老年人开始上网购物,送货上门、货到付款让老年人可以放心地上网比价、购买。”
在市区文博路威尼斯花园小区居住的赵宏海向记者表示:“我最早接触网购是孩子在网上买了东西,快递员直接送到家门口。后来,我的了解多了起来。我们家不久前换了台冰箱,上午在网上下单,下午就送来了。刚开始网购图方便,后来发现网购有更多好处,电商搞活动时比超市里还要优惠。”
“我之前一家超市一家超市地比价,现在比网店和超市里的东西哪些更便宜。”住在文化路宇华名郡小区的黄喜莲老人告诉记者,“‘双11’‘双12’和办年货节的时候,在网上买真划算。”
网购让生活更有乐趣
网购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直观的变化。喜欢看书的陆秉林老人习惯了网购图书。他儿子告诉记者:“前年开始,老爸在专卖店或电视购物节目里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上网比价,然后让我帮他在网上买。现在,他学会了网购,没事就会浏览各个网商平台。”
陆秉林告诉记者,他网购的原因除了送货上门之外,还有可以货到付款。起初,他觉得网购不安全,怕由于一时疏忽造成银行卡里的钱被盗。后来,儿子向他介绍,可以等东西送到家再付钱,他才放心地网购。他说:“买的东西能实实在在地看到,付款的时候给现金,这样我更放心。”
网购也让老年人增长了知识。北大街道办事处西湖社区的张爱花阿姨说,时代发展得太快,但没有人愿意落伍。老年人对网购很好奇,平常会互相帮助上网买东西,而且知道:大多数所谓的“免费退换”是要交运费的,所以选购时会更加小心,尽量不退货;购买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客服,打字不行可以用语音;坐在家中,不仅能买到四川的火锅料,还能买到国外的商品。
“虽然很多时候需要孩子一步一步教,但网购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和孩子的共同话题也多了。”张爱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