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强没错,但是操作系统、半导体芯片、一个成熟的开发者生态、以及人工智能等计算机基础学科领域的积累还远远不够,中国互联网强在哪里?一方面是长期的用户习惯培养,国内的移动互联网更发达,应用开发领域这些偏上层的领域比较领先而已。这一点差异是由于中美互联网发展发达程度不同引起的,由于在传统pc互联网时代美国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了,所以移动互联网在美国并没有爆发,但是国内则不同,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够发达,很多技术设施都还没建立起来成熟的体系,但是廉价智能机降低了入网门槛,所以中国的互联网爆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更明显,而这都不在基础研究领域,只是在应用开发领域。
确实,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却是算是除了美国以外整体实力最强的了,不过这是有原因的,你没发现全世界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中国市场这么具有特殊性的互联网环境了吗?所以中国互联网公司能力很强其实是有一定限制的,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下才满足的,13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国家政策庇护的超级温床,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很强大更多局限在国内市场。
就好像中国的软件应用往往讲究大而全,一个应用恨不得把你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等全都管了。既要能聊天,也要能支付等等,总之只要这个行业有的功能,中国应用开发届都会把这些加上去。就是笔者通常调侃的,美国的软件设计领域是“less is more”,而国内的软件设计领域则刚好相反,是“the more the better”。其实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也是这样,中国在应用开发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美国在底层领域,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贡献则具有不可挑战的地位,中国互联网的强大是优势,美国互联网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底蕴。
那么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做出windows一样强大的操作系统的几大重要原因。
首先是市场想对成熟,不管是在桌面终端领域和移动终端领域,服务器端有unix、linux,桌面领域有macos、windows,移动端有ios和android,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操作系统,并且都是意境非常成熟的一个生态体系了,所以在这个条件下,国内互联网公司本质上是没有重新开发一款新的操作系统的需要的。因为这些操作系统都已经能够非常完美的满足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需求。
其次是物力投入极其巨大。举个简单的例子,windows操作系统,一个版本是几千万行级别的代码量,投入数百亿美金级别的研发投入,数千人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年才能研发完成的,试问国内哪家互联网公司有这个实力。百度和腾讯还愿意做做底层,要知道阿里当年连php都搞不定,底层基本不愿意做的企业,怎么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超级工程?
再次是缺乏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国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很显然不成熟,国内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育导致了中国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的确实,真正进入了行业,包括笔者在内的一类程序员都不愿意去做这方面的研发工作,而且做底层系统级别的开发不像应用开发,没那么有成就感,也更加的枯燥,更没有接受过这类行业专业的系统学习。国内的大学没有哪一家有这么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科红旗等等linux发行版也只是停留在换ui和做本地化工作上。
创新力的的缺乏,长期以来的拿来主义。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因为教育体系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特有属性,模式创新,拿来就用,却没有自己的创新的成就,长期以来的拿来主义导致整个行业的文化氛围已经是这样,很难改变,这种文化史刻在骨子里的。不愿意做底层研究,不愿意做技术投入,有好的东西拿过来就好了嘛,所以中国互联网在前十几年都是停留在模式创新上,以bat为代表的几乎无一例外的照搬国外的模式,然后做本地化创新就可以了,可以说几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这么来的,缺少成为伟大企业和国际性企业的基因和底蕴。
因此,这些都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不能做出windows级别系统的主要原因。如今中国互联网正在发展转型的核心节点上,已经开始有今日头条、小米等中国人自己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十年也许未可知,但是中国互联网会变得越来越好,未来也许我们会有自己的半导体芯片、会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会有自己的开发神态、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会有更多的行业基础研究的顶尖人才,会有更多愿意做底层和基础研究的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