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范蠡湖公园北门附近,一位来散步的老人拿着布条正在维修一些损坏的户外健身器材。这一幕,让经常来此锻炼的老许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健身器材就好像没人管的孤儿,破了坏了却没人来‘照顾’。”在老许的眼中,这些残缺的健身器材不但不能健身,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上面攀爬的孩子或使用器材健身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破损造成的锋利边角刮伤。健身器材螺丝松动,什么时候突然倒下也很难预料。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我市大规模安装户外健身器材,但是现在,很多健身器材损坏了却没人去维修。
市民反映——
健身器材“生病”无人医
部门回应——
准备拟定健身器材的 长效管理方案
记者就健身器材存在的问题向市体育局进行了咨询。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负责器材的采购和派发,但这些健身器材的检查与维修由各个辖区的相关部门负责,安装使用后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
“按照正常的程序,是各辖区负责管理器材的部门,将器材损坏的情况统一汇总,报到我们这里,我们会派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并拍照记录,统计后根据情况进行更换。”该工作人员说。
安装在公园和小区内的户外健身器材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各个区体育部门逐年统筹分阶段安装;小区、物业自己出钱安装。
对于健身者而言,发现健身器材坏了,首先应该向使用单位报修,由使用单位向管理单位进行反映。
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市区公园内安装的户外健身器材出现破损的情况,他们也有所察觉。“由于破损频率太高,人工维修速度跟不上破损的节奏,导致维修服务一直跟不上。”而针对这一情况,市体育局已经向市政府反映,打算拟定一个长效管理方案,目前,该方案正在研究阶段。“现在政府也意识到户外健身器材破损严重,准备制定一个户外健身器材维修制度,妥善管理维护这些户外健身器材。”
户外健身器材常年经受风吹雨打,一些人为破坏、不当使用更大大缩短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在此晚报呼吁,在使用这些器材时,要做到文明使用,正确使用,希望大家爱护公共设施。
“我经常到公园里锻炼散步,会一会老朋友。大家一起健身、聊天,很惬意。”可是半年前,老许发现很多健身器材都“生病”了。
老许告诉记者,最初健身器材只是发出一些“吱嘎吱嘎”的响声,并不影响正常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健身器材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螺丝渐渐脱落,单人荡板“脱臼”了,太空漫步机“断了腿”,还有一些器材似乎体力不支,开始摇摇欲坠……
看着这些健身器材无人维修,一些老人从家中拿来了长布条,暂时将单人荡板“脱臼”的部位打结绑牢。老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他来说,这些健身器材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回想四五年前,这些健身器材安装在范蠡湖公园北门附近的一片空地上,深受市民喜爱。一些老人更是约上三五好友,趁着月色来此锻炼身体,老许就是其中一个。但现在,这些健身器材“生病”了,却迟迟没有人来维修、护理它们,这让老许有些着急。
上周四晚上6点左右,记者来到范蠡湖公园北门附近,这里配置的健身器材大约有10台,但仅有几位老人在上面锻炼,大多数健身器材被闲置着。
经过仔细观察记者发现,不少健身器材已损坏,有的锈迹斑斑、残缺不全,有的零部件已经松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位老人表示,公共健身器材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市民休闲、锻炼,本是好事,但现在不少健身器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已不能使用,这样放着不但不美观,还有安全隐患。
采访中,多数市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对损坏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换。
记者调查——
两大公园健身器材破损严重
随后,记者分别对市区的人民公园、秀洲公园、凌公塘主题公园以及穆湖公园这4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进行了解,其中,人民公园和秀洲公园的健身器材破损情况较为严重。
在人民公园内,10台健身器材中3台已经坏掉了,其中一台太空漫步机变成了“铁拐李”,扭腰机“扭动”起来也不是很灵活。虽然健身器材有些破损,但并不影响小朋友们对它们的喜爱,仍有小朋友在器材上面攀爬,看起来十分危险。
秀洲公园内的健身器材,看起来也相当陈旧。附近散步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健身器材从没见过有人维护,现在一上去就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小朋友经常在健身器材上玩耍,但是他们并不按照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使用,这也是导致健身器材损坏的原因之一。除了不当使用外,户外健身器材无人维护问题也很突出。“没有定期维修,小毛病也拖成大毛病了。”一位健身爱好者说。(南湖晚报)
就是新鲜一下的
有些人喜欢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