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林和布基纳法索总统罗格合影
佛曰:世间万物皆为我所用,而非为我所有
意思是:世间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但并不属于我
聪明的人善于运用身边的资源,创造比普通人更多的价值,从而收获丰厚的回报,对资源的运用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层次。
社会上分三种人,做事的人、做式的人、做局的人。
我们先看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
第一种人,“做事”的人,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它遵循的是“事道”,讲究的是“技术”。这是社会上最多的人,他们往往是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零工、兼职人员等等,他们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技能生存,比如司机、农民、会计、律师、工人、医生、老师,首先需要自己拥有某项技能,当然越厉害越好,然后乘以自己投入的时间,这就是自己可以获得的财富。
他们往往需要找到一家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公司或平台,然后将自己特长发挥出来,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没有人一天有25个小时,所以大家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种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技能来创造价值,收获财富,但往往是有限的。
第二种人是“做式”的人,这种人往往并不在意一件事如何做好,他们考虑的是设计出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能让那些喜欢做事的人更好的去做事,它遵循的是“世道”。
我们要记住:“式”永远都在“术”之上。
这种人除了懂技术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意识,需要对新产品、新渠道、新工具、组织变革有深刻的洞察。创业者、企业家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人。
创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从“做事”努力升级到“做式”,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不用再靠“技术”去挣钱,而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上靠设计“模式”去赚钱,同时自己的经济、人身、人格都实现了自由。
这种人通过整合资源,促进社会的运作效率而获得丰富的社会回赠。
因此,屌丝如何逆袭,创业是唯一的途径。于是,我也走上了人生的逆袭之路,开始创业,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创业的地点在非洲。
我来自湖北武汉郊区的一个农村家庭,2005考入武汉的一所大学,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个人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课程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大学四年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大学毕业后,为自己确定了一条职业发展方向,做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先后做过翻译,英语教师和外贸员,感觉都不太合适,后来通过老师介绍,有一个去非洲做海外销售的工作机会,经过再三考虑,终于下定决心,去了非洲。
感悟:
1,不要太早跟自己定什么职业生涯规划,一开始谁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马云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会做电子商务,而是先做了英语老师,后来又创办翻译社,又做黄页,都失败了才转向电子商务,才有了阿里巴巴。马化腾一开始也没有想到他能弄个qq社交软件并能靠它打造一个腾讯帝国。马化腾刚毕业时是做炒股的,后来创办公司做互联网,做了好多产品,其中qq是其非主流产品之一,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资金紧张,马化腾差点把qq给卖掉了,幸好获得一笔融资,才把qq坚持做了下来,才有后来伟大的腾讯帝国。
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只能先确定一个发展方向,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调整,做了之后,才知道适不适合,做了之后才知道有没有机会。
2,我们不要具体的规划,只要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方向怎么定,根据“特长+兴趣”。我热爱英语,又擅长英语,所以找英语相关工作,有人说我没有特长,那就从兴趣入手,觉得自己热爱哪个行业就去做那个行业,特长和技能都是可以慢慢锻炼出来的。
永远记住,人只有在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时才能爆发自己巨大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巅峰。比尔盖茨就喜欢编程,你让他卖电脑,可能充其量就是一个优秀销售员。你让他编程,他能创造出一个微软帝国。每个人都有天赋,关键是要挖掘出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天赋就被埋没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天赋就发挥出来了。
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到了非洲,在非洲加纳一家华人企业做选矿设备产品销售,公司规模不大,10人左右,主要模式就是开店卖设备,零售和批发。刚到非洲前两个月,最大的感觉就是很新奇,跟国内过的完全是不一样的生活,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人种,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当艰苦,整体比国内要落后很多,但既来之则安之,我很快也适应了非洲的生活,也开始喜欢上这份工作。加纳在非洲西部,原来是英属殖民地,官方语言是英语,由于我有语言优势,性格开朗,很快就跟客户打成一片,业务也很快熟悉起来。由于表现突出,一年后就被老板提拔成销售经理,
在担任销售经理期间,多次出差跑业务,拿下巨额订单,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业绩。我的年收入也提高了一个台阶,从原来的年薪5万涨到了年薪10万。在非洲工作这两年,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问老板能给多少工资,要问自己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
感悟:
1,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要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最重要的是要有老板的心态,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干,拿出200%的努力把它干好。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很多人说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我想说,怀才就像怀孕,只要你怀的够大,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发现的。
放眼望去,社会上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不要以为靠点关系有点能力进了某某大单位,大企业就是铁饭碗,铁饭碗早已不存在了,你随时都有可能被炒,现在你混日子,以后等着日子混你吧。回顾这些年艰苦奋斗的日子,我很欣慰:岁月不饶人,但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2,大公司锻炼你的专业技能,小公司锻炼你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有创业梦想的屌丝青年,我建议先去大公司学习,培养专业技能,增长知识,提升格局,再去小公司锻炼,培养全局思维,熟悉商业模式,学习接地气,生存之道。大公司干个两三年出来创业能成功的很少,为什么?因为大公司是模块化精细化管理,每个人负责很小的一块,你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很局限,很难看清公司核心的运作模式,对公司全套运营流程不够了解是很难创业成功的。小公司不同,你会有很多机会去充当不同的角色,了解公司整套运营模式,知道每一分钱是怎么挣来的,这个很关键,因此,小公司更适合创业者者加入。
在加纳担任销售经理期间,我发现周边国家布基纳法索市场业务增长迅猛,过去考察之后,发现布基纳法索兴起了淘金热,对设备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我跟老板提议,公司去那边开一家分店,当时那边市场一片空白,没有同行竞争对手,市场潜力巨大。但老板考虑到布基纳法索是个新的国家,语言,商业环境跟加纳都不同,而且政局也不稳定,风险很大,就没有同意我的提议。我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就果断辞职,准备自己创业了。回国后把我爸留给我结婚的房子给卖了,凑了30万人民币开始创业。
感悟:
1只要你足够用心,任何行业都能发现机会,关键是机会发现了,敢不敢做,这就考验一个人的胆识了,大部分人也只是想想罢了,很少人能付出行动。王建林曾经说过,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要想干一番事业,没有胆识是不行的,这里注意是胆识,不是胆量,光有胆量是不够的,还要有见识
2,风险评估,量力而行。大家都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一只小马准备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他就问旁边的牛哥,牛哥说,水很浅,很容易过去,刚准备下水,一只松鼠跑过来说,小马小心,河水很深,前几天我的一个同伴还被淹死了,小马就害怕了,他不知道究竟自己能不能过去。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之前要对自己有个充分的认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现在很多人喜欢跟风,什么流行,就做什么,互联网金融,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人工智能等等,火的不得了。以手机行业为例,近几年小米,华为,vivo,oppo新品牌层不出穷,于是很多人坐不住了,都想在手机行业这块蛋糕中分一杯羹,先是英语老师罗永浩转战手机市场,起名叫锤子,后来卖空调的格力也想做手机了,做视频网站的乐视也做手机,到最后都失败了。总结一句话,钱是给内行人挣的,别人能挣到钱,你不一定。
把房子卖了之后,我就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启动资金只有30万,做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寻找投资,我把非洲的项目做成了商业计划书,到处推销我的创业梦想,飞机上,火车上,高尔夫球场,商业会所,利用一切机会接触老板们,推销我的非洲创业项目,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今社会,有谁愿意去搭理一个陌生人,去了解一个陌生人,更不用谈去相信一个陌生人了,结果是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投资,都说我是骗子,疯子。于是我就放弃找投资人,拿着30万找厂家和供应商去采购货物准备发往非洲,就在我采购的过程中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肖总,他是湖北省农机厂家代理商,他被我的创业激情所打动,投资了70万人民币,我们一起凑了100万,发了四个集装箱的货海运去了非洲,真可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事实证明我找肖总的合伙是最非常明智的,堪称最佳搭档。他在国内有多年采购货源的经验,我对非洲市场也非常了解,于是我们做了分工,他管国内发货,我管国外销售。
前期团队有5个人,我,肖总和其他三个骨干。2011年8月,我们的公司就成立了,取名叫东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感悟:
1创业三要素,项目,资金和团队,你是否都准备好了,项目是关键,有了项目之后再开始筹备资金和组建团队,资金从哪来,自己的积蓄,家人朋友的支持,银行贷款,融资等等,想尽一切办法把资金凑齐。当大家都争着买房的时候,我却把房子给卖了,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怎么干事业。
2,寻找合伙人。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我们需要强强联合,整合资源,发挥团队优势。小米8年做到销售额破千亿,怎么实现的,就是采取的合伙人模式,雷军当年拉拢了7个人合伙创业,这7位个个都是行业精英。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建议找能和你形成资源和优势互补的合伙人,比如你懂技术,他懂销售。你懂互联网,他懂实业。合伙人怎么找,通过身边的朋友,同事,熟人推荐,自己去打听等等多种渠道。对于年轻人来说,我建议找在同行业里面的老板合伙,成功率更高。为什么了,因为同行业的老板对你的项目很了解,一说就懂,对你的项目也比较感兴趣(前提是项目很好)。大部分老板都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源,缺乏的是有想法有闯劲并且有执行力员工,如果这个时候你能让他们看到你的能力,并取得信任,他们会更容易跟你合作。不同行业的就很难说了,毕竟隔行如隔山。
创业初期是困难的,在一个新的国家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往往会面临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首先语言,布基纳法索说的是法语,我在大学学的英语,在加纳说的也是英语,两个语言看起来很相似,但发音却有天壤之别,没办法,重零开始,要生存啊。还好有英语功底,有法语环境,找了一本教材勤学苦练三个月,基本上可以应付日常交际了,后面都是在生活工作中慢慢学习的,第二个问题,注册公司,由于没有经验,跑了不少冤枉路,先是自己注册,后来没成功,又找律师注册的,公司注册的同时,我们就开始找门店仓库和住房,门店选址也很重要,在几乎跑完了这个城市的各个街道和路口之后终于把选址定下来了。2011年9月份货柜顺利到店了,刚刚开业几天,当地的工会就上门找麻烦,说我们外国人不能做零售,抢了他们的饭碗,甚至拿枪威胁我,要我马上关门停业。你没有被别人拿着手枪指着脑袋,你就不知道那种被吓尿的感觉。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得妥协。于是我们把公司门店关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公司要营业啊,于是通过在当地比较有经验的华人朋友讨教了一个方法,找一个在当地有点声望的黑人,给他一些股份,成为合资企业,让他出面,缓和我们与当地工会的关系,后来我们就把公司注册文件在工商局做了登记,转让当地黑人阿杜(英文名adu)5%的股份,让他代表公司先后盛情款待了这些工会的干部们,私下送了一些礼物,并且告诉他们,公司不是外资企业,是合资企业,黑人阿杜他是有股份的,出来混都不容易,都是混口饭吃,请各位高抬贵手等等,终于工会又允许我们开始营业了,在非洲创业,政府关系一定要有,不要然随时都可以过来查封你。
在非洲创业,当地的黑人一定要用好,用好了会让你事半功倍,用不好,会给你惹很多麻烦。创业初期,黑人经理阿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