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大悟县举行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位于大悟县四姑镇同兴村的杨松革命事迹陈列展馆、广场展墙和杨松故居当日开馆。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吉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协办。北京、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湖北等地延安精神研究会学者参加活动。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大悟县四姑镇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在东北工作时化名吴平,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东北抗日武装的卓越领导人。1938年至1940年,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1年春,创办和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是一位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1942年11月23日,杨松在延安与世长辞,时年仅35岁。得知杨松去世的消息,毛泽东极为惋惜,亲笔写下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14日上午,举办了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阚成富主持研讨会,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王宜田,中央党校教授刘晶芳,延安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处长郭金鑫,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孙女李戈,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何光耀,江汉大学武汉延安精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义贤等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追忆和缅怀了杨松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丰富和深化了对杨松革命事迹的研究。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任世茂在讲话中强调,纪念杨松同志,就是要学习并发扬杨松同志的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学习上弄懂弄通,工作上落实落地,不忘初心、信念永恒,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他要求大悟县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充分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