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声音在世界上越来越强,企业文化也从原来起源于美国、发源于日本、传播至中国的舶来品,慢慢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中国正信集团 失信
中国的本土企业要构建成熟、先进的企业文化,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
中国正信集团 失信
,这是《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立意所在。中国的现代企业文化不仅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的可取之处,更要结合本土特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宝贵资源,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文化前提下,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一书从导言切入,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现实意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作用进行概述。之后转入正文,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用人体制、企业精神等核心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相关核心理念,用十个章节的内容,对企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的传统理念进行综合阐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整体性展现与诠释。
在这十个章节中,既有理论阐述的专业内容,分别从“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经营宗旨”“大商重信、诚者兴商的经营操守”“尚中贵和、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义以生利、博施济众的价值取向”“克勤克俭、自强不息的经营风范”“艺贵专精、识量深宏的经营素质”“群体至上、克己奉公的团队精神”“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用人智慧”“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的忧患意识”“命运共担、同舟共济的忠诚信念”十个方面,对儒家文化中可以汲取的内容加以提炼升华,又有古为今用的现实指导,通过对传统核心理念的概括,阐释该理念对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现实价值意义,对企业内人员的道德规范予以指导。生动活泼的故事链接,列举古今一些相关的代表性故事,用生动的实例鲜活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商业经营的指导作用,激励现代企业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企业文化建设的营养。最后,还在每章后附有十个典型经典名句,收录每章所涉及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经典名句并进行翻译,增强读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讲清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给人以整体性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了正本清源,给人以准确性认识。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给人以实践性认识。同时,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新型企业文化、树立中国特色企业形象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改变了以往涉及传统文化必要专业性的研究视角,力求以相对简洁平朴的语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叙述清楚,放“低”视角,让传统文化不再只是高校与学术机构研讨的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神秘理论,而是让其回归其应有的普遍社会价值。传统文化由民众中衍生,也理应返回民众之中,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的研究才不会流于表面,沦为泛泛之谈的空言,才能得以真正的振兴和发展。《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的阐释,结合现代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管理,都要根植于本土文化,而我们本土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的企业家不仅要修身,还要胸怀国家社会。可是文化的东西比较虚,如何将虚的文化与实实在在的企业经营相结合呢?如何将儒家经典转换为人人都能践行的企业文化呢?《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这本书就通过十个章节的具体论述,抓住了儒家文化中最核心的十个理念,结合传承几千年的儒商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