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的收藏是一大热门,我也偏爱,收集了一些。因为它们是历史的遗存,生活的痕迹。如果细细翻读,确可增长知识,了解过去和昨天。”上虞的票证收藏爱好者王如尧介绍,自己收藏的“票证”大都归类装册,每枚用塑料封袋,一则可随时翻阅,二则也便于久存。
其中,自己得意的是四枚“当票”,它们是百官镇“谦德当行”的,时间在民国22年至民国23年间。而让自己更得意的是数枚百年前的“发票”,是自己曾祖遗留下来的。“发票”出自温州和台州的商号。
第一枚“杭罗”发票。票幅:长25公分,宽13.5公分。票面:加重时花杭罗乙丈(用毛笔书写),计洋六元四角(用毛笔书写)。尚有红色印记六处。
这纸票证完备了一切数据,它有“时间”——乙巳(1905年)、地点、店名;也有“货名”——杭罗、“数量”——乙丈、“金额”——六元四角。而一个“付”字戳,就表明“钱·货”交易两清,成了这次交易的凭证。我们细读这张发票时,请别忘了在表明店号的长印上方,有“宁商”两字。“宁商”旗号插到商业重镇温州,其意义非同凡响,也说明了“宁波商业”各处发展,远涉他乡,蓬勃兴盛的景象。
第二枚“头号元泰西缎、靛贡斜绒”发票。票幅:长24.2公分,宽9.7公分。票面:头号元泰西缎六尺,靛贡斜绒尺五寸。尚有红色印记五处。
这张发票的时间——庚戍(1910年)。地点,怎么找?一在“刘海表记”戳的上方,有台郡二字,二在“德大昌绸布发票”戳的上方,也有台郡二字。这说明地点在“台郡”,即现在的浙江省临海市。这样的“发票”同属“台郡”的。还有六张发票,但商号不同。
这些“发票”上,有“红字四行”戳,四行字是“承蒙赐雇 概叨现交 洋货涨跌 侍价不同”。而其中有一张四行字略有出入:“倘蒙赐雇 概叨现交 各货涨跌 时价不同”,还有一张为六行字:“洋货时价 早晚不同 角洋涨跌 照市减水 清单即对 有错当查”,说明“洋货”在百多年前泛滥了!
字写得很好
一个字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