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暖大妈! 每天清晨5点左右就起床扫马路已坚持了30多年


浦阳路是越城区东浦街道集镇上一条繁华商业街,毗邻古镇老街,其中黄酒博物馆至浦阳桥这段约100米的马路上,每天清晨5时许,都会出现一位老太太义务扫路,如今已坚持30多年。“细微之处见文明,老太太长年累月坚持下来,风雨无阻,她的细小举动值得宣传表扬。”近日,住在浦阳路上的居民反映。
老太太名叫朱月明,今年68岁,家住浦阳路28号。9日上午,记者来到浦阳路,只见街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见到朱月明时,她正拿着扫帚和畚斗,打扫家门口的垃圾。“打扫的是家门口一带的路面,这是我应该做的。”听说记者要采访,朱月明面露难色。
据了解,朱月明年轻时,从柯桥区安昌街道农村嫁到这里,从此扎根下来。“刚嫁过来时,家门口还是片溇底,上个世纪80年代,才把溇底变成浦阳路。由于自家的大门就在这条路上,我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打扫家门口的卫生。最初时,没有专职环卫工,路面上垃圾很多,更需要勤打扫。”朱月明说。
从那时起,朱月明的打扫范围越来越大,她从家门口出发,向西延伸至黄酒博馆物门口一带,向东达到浦阳桥头,长约100多米,还有附近的小弄堂,成了朱月明雷打不动的“保洁范围”。30多年下来,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没中断过;且打扫分春夏,秋冬两个时令,春夏时节,每天4点起初,5点半结束。秋冬每天5点起床,6点半结束。当然,其他时段,只要看到家门口有垃圾,她也就拿出扫帚来扫一扫。
朱月明说,她乐此不疲在家门口扫马路,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自己爱卫生,看到家门口一带有垃圾,心里就不舒服;二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扫马路对身体有益。“没有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且20多年来,我的体重一直保值在108斤,这是最好的证明。”她说。
朱月明的丈夫沈师傅说,妻子每天早晨打完马路进屋,他才起床,三十多年日日如此。由于自家开个体店,这给妻子在家门口一带扫马路提供了方便。“我们家最多的时候,积攒了37把扫帚,现在也备着10多把。如今浦阳路上有了环卫工,但妻子早晨去打扫下,能减轻环卫工的工作压力,只要她乐意去扫,我都支持。”沈师傅说。
在浦阳路开服装店的吴女士说,朱月明是这条街上起得最早的人,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扫马路,多年来雷打不动。“她这样做,不图任何回报,只想让周边的居民都有个清爽的环境。”吴女士如此评价。居民俞女士说,朱月明觉悟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东浦街道东浦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余汗青说,朱月明多年坚持扫马路的事迹在当地妇孺皆知,她曾登上居委会荣誉榜。虽然所做的事情并非惊天动地,但细微之举更显珍贵。在现代文明社会,朱月明的事迹的确值得宣传赞扬,让更多人学习她乐于奉献的精神,也给那些随地扔乱倒及的人“上一课”。
朱月明说,城市在进步,市民的素质也在不断高,如今在浦阳路上乱丢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但她的这一“爱好”一定会坚持下去。打开家门,有个干净的环境,一天的心情也好不少。

这种人活该只能活到120岁!

为大妈点赞。好人好报,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