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潮州人,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笔架山古窑,最近还被评为海丝十大坐标之一,但实际知道古窑所在的人少之又少,在古窑旁住着的人,也还有很多也都不知道其位置所在,更别说见过古窑的人有多少,网上搜的大多也都是那个保护棚顶的照片而已。而这照片是下午朋友发我的,说是有一朋友去探寻古窑游玩拍下的,看完令人稀虚,照片里的古窑是第10号窑,历史记载古窑有99条之多,这是上世纪其中一条被挖掘出来的,整个古窑从第一张照片可以看到被废墟的杂草已经掩盖掉了,从外部远处是看不到古窑的,必须走进才能发现古窑保护棚的棚顶,并且整个古窑前面几乎已经被杂草给淹没了。这种情景更像是未被发现的蛮荒遗迹,而不像是享誉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地位,环境情况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是完全不相符合的,也难怪不少外地游人前来寻找古窑遗址却找不到。
下面这张是站在古窑前拍摄古窑前面景象
然后从古窑门前上面告示得知,古窑的范围从10号窑延伸,范围包含了已经成为废墟的果子厂,橡胶厂,建材厂以及糖厂后方。由于杂草密集,废墟长年无人打理,山林也密集,所以这位朋友找不到拍摄建材厂和糖厂后方的地点,只能转而前往橡胶厂和果子厂废墟,探寻古窑遗址。于是就有了以下令人心寒的照片,照片中,千年湘子古桥韩江,韩江对面东门楼与古窑保护范围已成为废墟的橡胶厂果子厂,和在长满杂草大树的废墟中居民区内形成了强鲜明对比,在另一侧拍摄的照片中右上叫则出现了韩江大桥,在建潮州大桥,还有江边高楼形成对比。
看完这些不禁要问,这种环境真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位相符合吗?保护就是把周围保护范围都变成废墟任其长满杂草吗?以牺牲居民生活环境为代价来保护吗?笔架山古窑本来作为潮州城的一张历史名片以及历史年代久远性与湘子古桥为同时代,甚至更早,本应该是将其向外向游人展示,让其历史价值发挥出来,但却变成了多年无人问津,杂草丛生,游人来访找不到,连本地古窑旁居民,都是鲜有人知其位置。现在更是被三旧搞造,弄得废墟片片,完全淹没在杂草之中。试问这就是所谓国家级历史文物遗址保护?
外面光鲜亮丽,里面破败不堪…桥东农场,欢迎来玩…
呵呵,荒野遗迹,可能相关部门要增加点历史沧桑感吧。
这就是笔架山古窑公园?与澄海樟林古港同为十大海丝坐标之一,人家已经在修复建设了。
今日看来,犹其讽刺!论坛里之前发布过的消息。今晚看新闻,你连云南来考察文物保护工作,你都不敢带去看古窑啊。
再看看上面回复提到的澄海樟林古港,潮州你学学人家汕头,会把握机遇,大力挖掘,这就是汕头和潮州发展差距所在!不仅仅是差一个特区的差距而已,还差为官的作为!人家都要去申请世界遗产了,你大潮州还在遮掩?
http://stcp.shantou.gov.cn/show.aspx?id=5714&cid=106
难怪百度找来找去只有一张图片,原来是因为实在拍不出东西来!
别人问我住在哪里,我说我家隔壁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过一两年可能就会塌了吧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zf的保护手段是采取原生态的一动不动原则
引用#薄荷叶#:
zf的保护手段是采取原生态的一动不动原则
不是一动不动,而是再造原生态,把保护范围全变成废墟,然后任其长草,和垃圾混杂,增加了城市植被覆盖率嘛,跟人家说桥头是市区段范围没人信。这里的居民出门,面对这荒野,每天现在都会怀疑一下人生,你说这里是市区段吧,你又享受不到市区的便利与发展。然后人家认为你是农村吧,这里居民也享受不到农村福利啊,因为你被划为市区段,但市区又不管你。居民迟早也会被还原成原生态的荒芜野人估计,没人管。
国家级文物单位藏着这样的荒山野岭,真是徒有虚名。
当年,湘子桥改造,把路给截断了,路断了,桥头财也断了,生意一落千丈,十年多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商铺开一间关一间,许多人为了生计只能去其他地方求生活,导致这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生活为主。十几年后以为搞三旧会带来转机,没想到为了个古窑,这回更绝,把周围拆成荒野,留路边一排楼在遮掩门面,然后就置之不理。为何每一次政府都把桥头作为牺牲品?桥头因为湘子桥改造导致的路断财断,实际是很贫困的,但无奈又被划分为市区段,又没有农村的补助福利。韩师西区搬去东区,这边根本就已经没任何消费能力,江边两三家大排档有赚而已,但桥头有多少户人家?市场又搬走,百姓生活也不方便,现在中学又搬走,更是冷冷清清,内部又被拆成这样。是真要做到尽吗?保护古窑,真不是这样一个保护法。
荣誉很辉煌,就是现实很残酷,潮州拿这样的文件保护措施来申请国家级文件保护,也是绝了,这申请书的文案吹牛水平绝对是杠杠的,只认第二,没人认第一
引用#KAyiES#:
当年,湘子桥改造,把路给截断了,路断了,桥头财也断了,生意一落千丈,十年多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商铺开一间关一间,许多人为了生计只能去其他地方求生活,导致这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生活为主。十几年后以为搞三旧会带来转机,没想到为了个古窑,这回更绝,把周围拆成荒野,留路边一排楼在遮掩门面,然后就置之不理。为何每一次政府都把桥头作为牺牲品?桥头因为湘子桥改造导致的路断财断,实际是很贫困的,但无奈又被划分为市区段,又没有农村的补助福利。韩师西区搬去东区,这边根本就已经没任何消费能力,江边两三家大排档有赚而已,但桥头有多少户人家?市场又搬走,百姓生活也不方便,现在中学又搬走,更是冷冷清清,内部又被拆成这样。是真要做到尽吗?保护古窑,真不是这样一个保护法。
韩师西区全部搬去东区???那真的没有消费力了啊!
这是为了衬托古窑的历史味道。
为了这样一座不开发的国家文物单位,置一方百姓于不顾,这样的做法真的好吗?
引用#KAyiES#:
当年,湘子桥改造,把路给截断了,路断了,桥头财也断了,生意一落千丈,十年多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商铺开一间关一间,许多人为了生计只能去其他地方求生活,导致这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生活为主。十几年后以为搞三旧会带来转机,没想到为了个古窑,这回更绝,把周围拆成荒野,留路边一排楼在遮掩门面,然后就置之不理。为何每一次政府都把桥头作为牺牲品?桥头因为湘子桥改造导致的路断财断,实际是很贫困的,但无奈又被划分为市区段,又没有农村的补助福利。韩师西区搬去东区,这边根本就已经没任何消费能力,江边两三家大排档有赚而已,但桥头有多少户人家?市场又搬走,百姓生活也不方便,现在中学又搬走,更是冷冷清清,内部又被拆成这样。是真要做到尽吗?保护古窑,真不是这样一个保护法。
那就真的成为荒芜之地,zf肯定也不会管吧,哎,心疼附近的居民,现在变的既不是农村也不是市区的,好尴尬
引用#KAyiES#:
当年,湘子桥改造,把路给截断了,路断了,桥头财也断了,生意一落千丈,十年多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商铺开一间关一间,许多人为了生计只能去其他地方求生活,导致这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生活为主。十几年后以为搞三旧会带来转机,没想到为了个古窑,这回更绝,把周围拆成荒野,留路边一排楼在遮掩门面,然后就置之不理。为何每一次政府都把桥头作为牺牲品?桥头因为湘子桥改造导致的路断财断,实际是很贫困的,但无奈又被划分为市区段,又没有农村的补助福利。韩师西区搬去东区,这边根本就已经没任何消费能力,江边两三家大排档有赚而已,但桥头有多少户人家?市场又搬走,百姓生活也不方便,现在中学又搬走,更是冷冷清清,内部又被拆成这样。是真要做到尽吗?保护古窑,真不是这样一个保护法。
好吧,属于城市边缘,属于市郊,属于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