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现场:流量如此贵 预算这般低 营销怎么做才好

有流量的就能变现,做营销就得找流量、流量太贵就抓耳挠腮、要低价格流量就容易碰到假流量、不买高价格真流量就容易缺血而死……
在这个流量如此贵、预算总是低的世界里,营销要怎么做才好。
为何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
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更愿意花钱买流量?既有的价格与激增的用户,在成本与暴增的用户之间,所付不变、所得呈现暴增趋势,商户们自然算得清这笔账。
互联网时代已经从最快速增长的繁盛期走向成熟期,这时候红利没那么好抢,网民的增速开始逐步变缓,最初的愿意砸钱在激增用户身上的商户们,也在考虑着该如何压缩成本。
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3年之间,互联网流量的费用从0.6元增长到9.5元,2014年开始有所回落,这样代表着互联网已经从极速增长阶段走向缓和的成熟期,也代表着互联网流量的费用已经增长到一个饱和期。
互联网迅速席卷各种企业之后,各行各业开始挤入互联网,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而这一切的变故影响着整个融资市场,快速膨胀的结局是融资越来越难、巨头们开始抱团,在资本寒冬时代,能做的也只有节源开流。
流量贵、预算低如何才能做好营销?
找到更有效的营销手段,在既有的营销方式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营销方式,对比、平衡之后选中最低成本、最高效果的营销手段。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纸上谈兵,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2019年,整个移动营销市场将达到数字营销的80%左右,而在国内营销市场中最常使用的营销方式中,社交营销方式占比又超高,那么这个时代的营销热点就是:移动+社交。
近年来我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用qq、微信等多种社交工具办公、购物、实现人与人的交往,我们不去探讨这种行为的好坏,只看现象与现有现象中商业营销能利用什么。
做营销,将现场与社交联合在一起,或者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场景、为用户打通多种参与渠道;如果预算不够,可以选择免费版hi现场微信上墙,制造出大的营销场景、低成本又与社交高效结合;可以将传统的营销方式与移动端社交方式巧妙结合;可以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分享作用,带动用户的评论、分享与互动……
在获取了一定量的用户之后,还要记得在用户留存环节做各种各样的测试,比如促销活动、各种鼓励营销方案能否提升用户体验、更高比例地留住用户……
hi现场(/)寄语:时代不断地在前进、在变化,要么忙着活,要么只有在明天的太阳出来之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