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外地媳妇在金华


家有公公
每日下午四时左右,公公的短号总会打来问同一个话题“晚饭呢?”若说回,便能感知电话那头的小开心,若说不回,总是落寞的一个“哦”字,我们若能早些到家,他开心地忙前忙后,会在我们到家的前半个小时,给我蒸几节湖北香肠,用肥肉炼过的油炒上一碗青菜,或在高压锅里炖上萝卜(有时配排骨、有时是牛肉),等我们到家,菜热乎乎地刚出锅;每天早晨不到七点,电话又会响起,儿子接过“爷爷问我们早饭吃什么?”若手机调成了静音,他则蹬蹬蹬……跑到三楼,门拍地山响,对我们一顿责骂,再下楼烧早饭。等我们吃好上班上学,他去山上看树、去田里种菜,这么多年,我们家依然保持在老房子里用柴火烧饭,吃自己种的菜,挖自己山上的笋,酒也是公公自己酿的。
公公13岁那年,曾祖父过世,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就跟在镇上男劳力后面,上山取树苗,下河修水库、造桥,给别人建造房屋……一直到儿子出生,仍然是镇上干活的一把好手。
记得第一次见到公公,他正在河里造桥,11月份的天气,他赤脚踩在冰冷的河水里,与人抬一块重约上百斤的石头,左手扶着河岸边的草,右手拉着担子上的绳索,小心翼翼挪动着步子,穿一件很薄的单衣汗流浃背,额头上的青筋根根清晰可见。老公从身后看着直叹气,一起干活的人叫着公公的小名,说儿子来了。公公忽地扭转头,微张着嘴,聚起满脸笑,抬石头的脚步一下子轻快了很多,一放下石头,就从河里爬上来,老公伸手去拉,他不让,笑呵呵地说手太脏。他边洗手边看着我笑,从工具包里掏出土鸡蛋,塑料袋密封地很好,我接过拿在手里,还很温热,他用很不熟练的普通话给我讲,这是下午的点心,知道我们要来。
我与老公相识于金华最大的一个网络论坛(也就是“浙中在线”了,哈哈),我常写点生活日志无病呻吟,会有一些网友回帖,称赞有点才华,唯独一个看我文章的人,从不评价我文章的好坏,而是根据我发贴时间,问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是不是不开心?当一个人看你的文章,看的不是你的才华,不是你的写作技巧,而是文字背后的你,随后加了QQ,那时QQ盛行,不亚于今天的微信,虽说江湖险恶,网络水深,怎么就被我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呢,虽说当时是一个没房没车的穷小子!谈恋爱的时间也不长,前前后后也就一年的时间,按照当地人的看法,一般是不喜欢儿子找外地女孩的,当地也有个例,女人生了孩子后,跑了,究竟什么原因,说法不一。而爸妈得知老公年幼就没了亲生母亲时,更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怕我一嫁过来就吃苦受累,很是担心地告诫我,以后孩子谁帮你带!
提起老公生母,又是公公人生一大痛,当年老公只有7岁,生母因病撒手人寰,还有一个大老公10岁的姐姐,公公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两个孩子拉扯长大成人,直到后来“姨娘”(婆婆)来到我们家,公公才慢慢有了笑脸,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
对我这个外地姑娘,周围邻居提醒公公,XX(老公的小名)这么老实,万一被那女孩骗了怎么办?公公听后 “哈哈”大笑,这是他们两个年轻人的事儿,那姑娘虽是外地人,人家读过书,写的文章都在报纸上发表的。众邻居也不再说什么,每次回家,笑着与我打招呼,问家在哪儿,有几口人。
08年冬天我和老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亲戚朋友全来了,临新郎新娘发表讲话,主持婚礼的司仪反反复复教了老公两句话,等开口时,又忘了,结结巴巴讲不出来,全场一片善意地哄笑。临我时,大大方方接过话筒,用双眼看着宴席上每一位亲朋好友,双唇一启字正腔圆好话谢话收放自如。事后,听年长的邻居们讲,参加了这么多小辈的婚礼,我的讲话,给了他们最深印象。这也成了公公后来跟别人炫耀的话题。
09年儿子出生,推出产房的那一刻,老公第一个给公公报喜,当时他还在外面干活,对此,从老家赶过来的爸妈很是不满,说我们大老远都赶过来了,自己的亲孙子都不来医院看看。只有我和老公明白,公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有活干,不管是乱风下雨,都不闲着。
爸妈在这边住了十天,很不习惯,一方面浙江的饮食过于清淡,吃不惯;第二,公公每天一大早就要去外面干活,跟老家的待客之道不同,像是受了冷落,看不惯;第三,当时我们还住在老房子里,新房都还没造,爸妈心疼地直掉眼泪“没房你就嫁,怎么这么傻”;爸妈走后,我忍不住流泪,埋怨他们没招待好,公公依然一大早就出去干活,到家手一洗就抱孙子,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一手抱着孙子,一手还提着满满一大桶水,或背着孙子去田里摘菜去山上干活,乐乐呵呵的。
儿子3个月大时,公公选了一个好日子,在前面的院子里,造起了四层楼房,巍巍南山脚下,溪水潺潺流淌,与开发商炒到上千万的别墅仅一河之隔,每天天还没亮,公公就起来了,等造房师傅来时,他都已将今天该干的话,全部安排好。房子每一砖每一瓦都浸透着公公的血汗,还有大半辈子的积蓄,等房子造好,钱花光了,他的腰也累地直不起来,儿子会爬、会坐、会走、会跑、会喊爷爷,嚷着抱抱,跟在爷爷身后去外面玩……
儿子再大一点时,我去市区上班,孩子算是扔给了公公,每天不管下班多晚,公公都会坐在厅里,和儿子边看电视边等我们,饭菜留在锅里,很多时候儿子都趴在爷爷怀里睡着了,我抱儿子上楼睡觉,小屁孩嘴里还喊着“爷爷、爷爷”,半夜有时醒来,还是叫着“爷爷”。
儿子生性调皮捣蛋,公公严而不宠,哪怕有一片垃圾丢在地上都要其捡起,碗里的饭米要一粒不剩,去外面散步看到空的易拉罐都拾起带回家,儿子说“爷爷说可以卖钱给我办张银行卡,以后读大学用,每天上学送下学接公公全部包缆,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和老公安心工作。
在当地,苗木是一项支柱产业,公公有种苗木几十年的经验,后来土地被征用,公公又会作为大师傅被别人请去,有酒有肉有烟有点心招待,一天工钱也不菲,但是为了帮我们带孩子,只能在家。可他依然不闲着,去山上找了块地,种上了蔬菜瓜果,儿子会吃饭,就吃着爷爷亲手种地绿色蔬菜。
新房一点点装修,今年赚点钱贴地砖,明年赚点钱糊墙纸,一层一层来,持续了好几年,慢慢有了家的样子,想想这几年,带孩子边造房子还要工作地那种累那种操心那种奔波,如果没有公公的帮助,我和老公怎能去面对,又何得何能拥有现在这一切。
有儿子后,一直与公公婆婆一起住,一大家子,相处还算融洽,但一个屋檐下久了,难免也会有些矛盾,但归结于原因,都是公公嫌我们不早点起来,买东西浪费,嫌我们对孩子不认真,让孩子磕着了碰到了,脾气大嗓门粗指着我们一通骂,我本就年轻气盛,有时也会不服气,委屈到眼泪“啪啦啪啦”掉下来,甚至“呜呜哇哇”大哭,把气全部撒到老公头上,经几年磨合,也练就了我“左耳进右耳出”、“我行我素”,好在,用亲戚的话说“XX很乖的,不去外面玩,也不打牌,工作不怕辛苦,那么努力……”
我用我赚的钱给他买来大大的冰箱,他将晒的笋干放进去;给他买来电动车,他骑着去山上;装了网络电视,他没事儿的时候和婆婆悠闲地一部部追剧……
他知道我最近两年从事保险行业很辛苦,在金华又没什么人认识,每过一段时间,他就问我要不要请你那些朋友吃饭的,在他看来,亲手烧饭给别人吃,是对别人的一种感恩,我说要的,他会提前好几天准备菜,和婆婆烧上一大桌子地地道道的金华菜,端出自己酿的酒和我的朋友们老乡们喝上几杯;他们都夸我嫁了一个好人家,我说是的。

楼主有一个好公公

楼主,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姑娘,祝福你们一家人

两个字形容楼主:好命
好公公。而且楼主很理解公公

西瓜甜不甜,文采很好哦,生活中就需要象你一样的向日葵
充满感恩充满阳光充满动力的正能量。一直在关注你!

祝福 珍惜现在

好儿媳,好公公,好人家。愿天下心善之人都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