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变革家分析师在研究项目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公司,比如是早教市场,产品大多集中在教具、教辅等方向,通过直营或者加盟的方式进行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如何能够让c端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是加盟商或者联营店愿意进行合作的基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做乐高,愿意用巧虎等教材,但是新的东西大家都不是很愿意,因为这些产品能够为他们自带流量。消费者往往会冲着这些产品而为早教连锁机构买单。这就是一种自带流量的产品。
除了这个例子之外,像今年大热的网红、直播等,其实你会发现好的网红,就是一个好的自带流量的产品,包括ip,其实本质都是自带流量的好产品。这种例子在身边就有很多,比如超市里为什么几乎没有利润甚至赔钱也要卖可口可乐这样的产品,因为这是流量的带动者,品牌的背书者。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如果他是一个能够自带流量的产品,那才够性感,否则在现在各种可选择性和可替代性巨多的竞争环境下,竞争无疑压力山大。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自带流量产品的一些思考,与大家一起碰撞。
首先,咱得先分析看看,自带流量的产品大体上都长什么样子。
1、具有需求的典型症状。
我们一直在强调需求是产品存在的第一要素,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要么是自娱自乐要么就是自我臆造。不过这样的项目其实还是每天在不断上演着。
比如之前直播很火,各种直播都在上,除了秀场直播外,各种所谓垂直领域直播也在出现,旅游直播、电商直播、游戏直播等,于是,在一片直播热潮下,也出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直播,比如有做足浴的,就像做个跨界的创新,赶个时髦,来个捏脚直播。这种意淫出来的需求,如果不是为了骗投资人的钱的话,那只能说是他嫌人生太长,想能糟蹋一些就浪费一些生命。
薛蛮子将这种创业成为excel式的列表创业,如果创业都是这么搞的话,那只能是作死了。
所以,虽然看到现在网红直播很火,各种大咖直播很火,很多人也许还在琢磨是不是自己有可能也成为傅园慧,不过,人家都是自带流量的产品,而且这种自带流量,是因为他们都是被需求的,不管是网红,还是徐小平、牛文文等商业大咖做直播,动辄几百万的观看量,但所有的前提是人们需求他们,他们作为直播的产品,都具有典型的被需求的特点。
同样的道理,不管是教育培训中教材、教具、教辅,是因为你的有用性、效果性,而被人们所需要,所以,才有了自带流量的前提。
除了具有强需求的特点外,另外一个就是需求的广度。虽然只要是有强需求,不管是领域应用的宽广还是狭窄,都会是好产品,但是如果是放在可资本化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产品的需求广度就需要具有必要的宽度,否则就会在延展性和市场规模上缺乏想象空间。
2、具有性感的网红潜质。
自带流量的本质其实具有粉丝的特点,不管是产品是活化的人,还是拟人化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具有粉丝的效应,所以自带流量的产品也往往带有网红的潜质。比如典型的苹果手机、小米手机等,从开始就是奔着粉丝效应去的。
其实,像电脑中的英特尔,也是如此,虽然它是典型的2b产品,完全没有必要让最终端的消费者所认可,但是,英特尔可在消费者面前没少下功夫,而得到的结果就是,消费者把应用英特尔的电脑等同于了好电脑,而同时期的amd,只能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3、具有“连坐”的客户效应
自带流量产品不仅具有网红潜质,从英特尔的例子中,其实你不难发现,它还具有客户的连坐效应的。这种连坐效应,在2b类的领域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为什么万达广场的运营模式能够出手击中,出手就能成为城市中心。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招商前置,将商业地产的先开发后招商的模式,颠倒过来,先招商在开发建造,既降低了风险,又保证了广场的成功率。而这些能够和万达绑定的商家,都是那些具有客户连坐效应的“产品,不管是餐饮商户,还是娱乐、儿童教育等商家,都具有自带流量的属性,万达借助他们,将客户连坐到了一起,让大家既把自己的客户流量带到了购物中心,又让大家都分享到了其他”商户产品”带来的流量用户。
可见,那些好的自带流量的产品,本身就是产品中的性感美女,只不过是需要发现的眼睛。
这种发现自带流量的产品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投资思维。变革家一直认为,不管你做不做投资,具有投资思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投资思维的前瞻性和全局性,能够让你在思考问题时,不会局限于一隅一时,而是具有历史和全局的眼光。
这种思维其实在老祖宗时候就有。在很早时候的扬州,就有专门一批牙公牙婆,这些人都是靠眼光吃饭的,用现在的话说具有朴素的投资思维,这些牙公牙婆往往会在农村那些贫穷的人家,选择那些声色潜质俱佳的小女孩,买过来,然后在未来的几年中,花力气财力进行琴棋书画等教导,培养出色艺双佳的淑女,然后再以极为丰厚的价格卖个富贵人家做妾或者卖于青楼,这种投资获利极为丰厚。
那么对于咱们做投资或者做企业的人来说,如何找到或者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具有自带流量的潜质,或者具有美人胚子呢。总结了几个关键点,可以供大家参考。
1、生活的强需求者。
万变不离需求,寻找生活中的强需求,就是寻找到了自带流量的好产品的地图,就有了按图索骥的可能。如果你能发现一个生活的强需求,恭喜你,有了寻找金矿的路线图。剩下需要做的,就是在各种产品中,寻找那些匹配这种需求最到位最适合的产品或者项目,一但遇到了,别犹豫,拿下他,不会让你失望。
对于寻找这样的生活强需求,随着创业越来越精细化,显性的强需求越来越少,基本都已被发掘。而发现那些消费隐性的,甚至消费者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需求,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突破。但是自带流量的产品大突破,往往具有很大的复杂性,特别是在需求上。所以有两点需要注意:
(1)若想将需求创造的好点子转化成自带流量的产品现实,就需要在时间、耐心和需求上做大量的投入。同时这样再次提醒了我们,着手为一项伟大的创新而努力工作的最佳时机,永远是昨天。
好产品一定是用户刚性需求的有效挖掘,而其中很多需求的挖掘是具有系统的复杂性。一个大制作的电影,绝不是人们在电影院中所看到的大明星、牛特效、曲折的情节等。
其背后是来自于出品方制作方对于市场和用户需求心理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各种再讲什么大数据,其实,对于产品来说,最重要的大数据不是那些所谓的趋势,而恰恰是那些用户心理的小数据,用户行为的小数据,所以我始终认为在很多领域的所谓大数据,根本就是在忽悠,真正具有价值的小数据,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像血糖的日常检测,尿蛋白的检测,像文创中的用户行为和心理数据等,反而没有具有战略级重视。而这些数据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种需求和流量产品转化的复杂性,其实身边有很多的例子可以印证。就以各种ip转化为例,一个好的ip本身已经了很好地流量了,但是影视版火的不要不要的甄嬛传,改变成游戏后,却是惨不忍睹的不要不要的;对应的一个例子则是,小说反响根本就不是自带流量基因的琅琊榜,却是在电视剧中成了自带流量的超火产品。这种复杂性一定要在判断产品时,做周全考虑。
(2)在需求与构成基础框架的背景因素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很多需求往往已经存在,或者很多麻烦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希望能够创新出好的产品能够解决这种需求或者麻烦,但是,大家会发现,如果这种需求背后的基础因素没有具备的话,先行了半步的人往往成了先驱和烈士。同样,这样的条件不具备的话,也不会出来相应的产品。
比如,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亚马逊的kindle,一经推出就让电子书这种产品一炮而红,而亚马逊也几乎成为了电子书的代名词。可是,这种电子书,早在亚马逊推出前的14个月,索尼的librie就已经推向市场了,而且是作为战略级产品推出的。索尼希望librie能够像索尼随身听等产品一样,成为自带流量的明星产品,引领电子、出版行业的变革。
但是,很遗憾失败了,败的很惨。原因其实主要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在这个产品背后,索尼并没有能够完成其书籍这一核心要素的储备,试想一个电子书只有一万本,而另一个亚马逊的电子书择优数百万本甚至更多的数据可供选择,消费者会选择哪个显而易见。这种一个需求所对应产品背后的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只有失败。
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会有滴滴打车的出现,不会有垫付出租车、改变出行领域的巨头出现,也不会有如今应用在出行、知识分享、闲置物品交易等所谓的共享经济,因为没有手段的支撑。所以,如何把握好这种创新的度,的确是个技术活。
2、保持45度精进曲线的革新者。
在这里也借用一下45度精进曲线的概念。一个好的自带流量产品,不仅仅是要在初始时具有优势,还要有不断革新的节奏。当你能够打造出一款自带流量的产品或者项目时,祝贺你,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是从零到1的突破。
不过完成从零到1不代表你就完成了从白富美或者高富帅到千金之子不垂堂的贵族蜕变,因为你找到了一个好的刚需切入点,你找到了一个好的投资切入点,那么对不起,竞争者已经开始。况且现在的商业创新根本不可能具有什么保密或者独一性,因为大家的智商不会相差太多。那么完成第一步之后,必要要快速挖掘护城河,快速完成迭代,要让你的产品能够保持始终的45度精进的迭代曲线。
以强大的45度角向上攀升,甩开无耻的模仿竞争者,只有快速迭代才能将创造需求的赢家与落败者分开的关键。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观点:
3、产品势能越大,自带流量的品相越好。
产品的势能,其实和自带流量产品的流量密切相关,流量越大,势能越大,反之亦然。产品的势能大小,首先取决于需求的刚性次序和程度。360杀毒软件,从免费开始,颠覆行业的通用规则,一路人挡杀人神挡杀神,一举奠定了在杀毒领域的安装量和江湖地位,从而让杀软软件这狂产品成为了周鸿祎的大自带流量产品。
而这种人们对于杀毒的需求,其实在入口的需求中,与搜索、浏览器、输入法等,不相上下。正是有了这样的大势能,所以当其延伸安全浏览器时,那几乎就是一马趟平。
其次,产品势能的持续长短,取决于产品初始运营能力和后续的一脉承接效果。像刚才提到的360,从杀毒软件,到安全浏览器,都从安全这个需求点切入,后续也一脉相承;像京东,从正品3c来时,围绕正品,无论上大家电,还是后来上图书,上百货,在人们对于品质电商产品需求升级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初始的运营背景,势能持续不可谓不长久。
除此之外,自带流量产品的亮相与产品的初始势能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好产品来说,好的亮相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要不然,每次苹果的发布会,乔布斯大爷不会提前一周就要在现场天天排练那发布会现场的演讲。
其实,现在火热的乐视,也是深谙亮相的道理,只不过贾跃亭做的更极致,对于现在的乐视,已经不仅是产品亮相的问题,我觉得,目前的乐视,本质就是一个市值管理公司,就是个活动策划公司,所以,乐视的公关部市场部肯定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4、自带流量的产品是用户需求和运营的最佳沟通媒介。
好的产品一定是用户需求和运营者的沟通平台,既有产品研发者对于用户显性需求的产品化,也有隐性需求的挖掘,还是用户需求变化给予运营的最好反馈。
一个自带流量的产品往往就是公司和消费者的连接,如何让这种连接,有情感,有价值,有人情味,是对于一个自带流量产品能否持续,能否具有网红潜质的判断关键点,一个冷冰冰无人格化的产品,注定会在竞争中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以上是这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