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静脉产业还得从循环经济谈起。所谓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线性经济来说的,可以简明地表述为参与经济活动的物质要素流动具有环状特征。因为其对 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性,回收产业一直在兴起之中。 废旧回收与环保要从源头上治理废旧回收领域存在的不良局面,就应该以环保作为着力点,从加强对众多小散回收处理企业的环保整治力度做起。
首先,政策上应该加强对废旧回收企业“小、散、乱”格局的治理。小企业大量存在导致的问题,一是回收渠道被占用,二是带来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对此,有专家建议,在每个城市设立专门的开发园区,将区域内从事废旧回收的企业统一纳入园区管理,区内统一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杜绝二次污染。
其次,回收处理企业应该理顺成本分摊机制。由于行业缺乏统一监管,成本负担往往全部转移到废旧拆解处理企业身上,这样的话,无疑会降低处理企业的积 性。正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研究所研究员李丽所言,按照国际成熟经验,包括销售者、处理、利用各个环节的企业都应该平均分担商品废弃后的处理成本。
分类编辑
一、废金属:【磷铜、红铜、杯士铜、白铜、紫铜、青铜(62#、65#)、黄铜、漆包线铜、铜屑、铝、不锈钢(316.316l.304.301.202)、不锈铁、锌合金(渣)、铅、工业铁、镀金、镀银制品等废五金废有色金属回收】
二、废电子:【电子脚、含银锡、无铅锡、含铅锡、锡渣、锡条、锡线、锡灰、锡膏、线路板、ic、电容、二 管、三 管、变压器、充电器、废电缆电线、电阻、等废电子回收】
三、废塑料:【废蜡烛、亚克力、硅胶、尼龙、菲林、吸塑、赛钢、475、abs、ps、pp、pc、pet、pom、pvc、pu、pa、tpr等废塑料件回收】
四、废 钴:【钴粉、钴酸锂、镍钴酸锂、铝钴纸、电池正 片、负 片、电池正 边料、42#冲边料、79#冲边料、电镀阳 料等废品回收】 [2]
五、废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锂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电池、笔记本电池、摄录机电池、数码相机电池、pda电池、对讲机电池等废电池回收】
六、废 镍:【电解镍、镍边料、电铸镍、电池导电镍片、发泡镍、镍带、电池导电镍片、镍纸、镍箔、镍网、含镍合金、镍光盘、废镍锡珠、废镍珠\亚镍粉等废料回收】
七、废硅片:【废单晶硅、多晶硅、籽晶、破碎硅片、光刻片、蓝膜片、太阳能电池片、边皮硅材料、电池片、硅棒、硅头尾料、硅晶圆、ic级硅片、裸片等废硅片回收】
八、贵金属:【镀金、金水、银靶、镀银、镍、铑、钯、铂 ,钴、钨钢、钛、等贵金属废料回收】 [3]
九、其 他:【回收各种废旧机器、电脑耗材、机械设备、废电缆电线、库存货清仓、废置厂房拆迁】
十、废玻璃的分类废玻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平板废玻璃、 压花废玻璃、中空废玻璃、钢化废玻璃、夹丝废玻璃、高性能中空废玻璃、玻璃马赛克、夹层废玻璃、有机废玻璃、无机废玻璃、磨砂废玻璃、防火废玻璃、防弹废玻璃、特种废玻璃。
一类是新废铜,它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冶金厂的叫本厂废铜(home scrap)或周转废铜(runaround)。铜加工厂产生的废铜屑及直接返回供应厂的叫做工业废杂铜、现货废杂铜(prompt)或新废杂铜。
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如从旧建筑物及运输系统抛弃或拆卸的叫旧废杂铜。铜和铜基材料,不论处于裸露状态,还是被包在 终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废杂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另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前提是严格的分类堆放及严格的分拣。直接应用废杂铜具有简化工艺、设备简单、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多少,大体上反映了一个 铜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废杂铜的直接使用率较低,每年约为20万t,仅占废杂铜总回收量的30%~40%,并且黄铜加工材的生产多由乡镇企业运作,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在能耗、环保方面带来后患。
废金属
银ag,金au,砷as,铋bi,铬cr,钴co,铜cu,铁fe,铪hf,铟in,铱ir,钼mo,锰mn,铌nb,镍ni,钯pd,铂pt,铅pb,硒se,锡sn,锑sb,铊ta,钛ti,钒v,钨w,钇y,锌zn,锆zr,镁mg、铝al、硅si、磷p等元素。
五金/合金板材、线材、球型、颗料、粉末、刨花、土壤、炉渣、矿石、有涂层、焊缝、管材、塑料、电路板、浆体、液体等。
废金属回收利用编辑
一般的废金属回收之后,里面含有很多的可以再生的资源,所以,一般的废金属在进行融化分离之前,对废金属的成分做个分析检测。
金属材料的硬度检测对应的 标准:
gb/ t230. 1 —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 t231. 1 —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
gb/t4340. 1 —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 试验方法》
gb-1818-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8449.1-2009 《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41-2001《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4342-1991《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