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 青春无悔——记静乐一中一级教师高旭英


高旭英,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95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在校期间,她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于1999年7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为报效家乡,毕业后,其放弃在省城就业机会,毅然回到母校——静乐一中从事地理教育及科研工作。从教14年来,杏坛春秋,书写了她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讲台岁月,浸透着她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用朴素与无华书写着一名普通教师无悔的青春年华。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教14年来,她立足本职工作,不计报酬、不谋私利、呕心沥血,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辅导,从未收过学生一分钱,有的家长礼节性的向她送钱和物,也都被其婉言谢绝。因为高旭英同志深知,传业授道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地理老师,要想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不断提高自已的地理素养。人们常说“打铁还得自身硬”,1999年8月分配到静乐一中后,面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对地理的轻视和地理教辅资料的严重缺失,她自费订阅报纸、杂志,购买参考资料,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后来更有效的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她不计名利、孜孜不倦,备教材、背考纲、写教案,完成两周一次的常规考试试题的命制,她披星戴月,忘我工作,认真批阅作业、练兵题和试卷。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0年高考成绩揭晓,她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高考任务;2002级普通班有2名学生达本科线;2005级普通班有3名学生达线;2006、2007两届学校篮球比赛她所带的185班卫冕冠军;2009年她所带的1个高考平均成绩在430分以下文科补习班,有6名学生达线;2011年,有1名学生为全县应届生高考状元。由于她认真工作,兢兢业业,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教学成绩在全校脱颖而出,教学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的认可。
改革教法 创新学法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否则很快就会被学生所厌弃。这是她从事地理教学14年来领悟到的一个重要道理。从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的那天起,就不断地有教育专家、教学名家等到全国各地去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否真正适合每一位教师,那就另当别论了。14年来,每次教学改革,她都认真学习,积极探索,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我在学习、积累、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地理教学方法,总结起来是四个字“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目前正在推广的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抓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我十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而我则把它作为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个突破点。传统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关注,而现在则是要改变这一做法。为此我不断学习,积极总结,把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有的甚至通过训练加以巩固,以便于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我还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新奇的方法,以便向全班推广。经过对学生“找方法”的提倡,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把“学法”也当作了自身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之一,这也正是我想看到的。“学法”的创新,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调动集体智慧,“放手发动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法”更优更有效。
以“严”治班 以“爱”育人
古人说“师严而后道尊”,也说“仁者爱人”。可见“严”与“爱”是育人成才的重要原则。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做到“严”与“爱”并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以“严”治班。由于工作出色,2001年她开始担任班主任,并很快适应了教学角色的转换,不仅教学工作突出,把自己的班也管理得井井有条,几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逐渐成长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严师出高徒”,她注重对学生学风的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严厉批评学习不认真、不虚心的学生,以儆效尤,对学风不正的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同时用精神和物质双重鼓励来表彰先进。此法一出,天下太平。班级常规工作井井有条,整个班风、学风焕然一新。由于管理能力强,业务能力精,加之她工作认真、努力,高考升学均名列学年榜首。班级工作有特色,教育内容系统化,把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例如2005级185班的班长高旭峰、团支书秦国强、体委李琦这3名同学在她培养下,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到的锻炼,在他们工作后受益匪浅。牢固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重视班干的选拔培养,班级核心力量强。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注重素质教育,集体观念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从教以来,她经常早出晚归,从未耽误过1节课。孩子生病,从未请过1次假,把全部精力和青春都无私地奉献给心爱的教育事业。
其次是以“爱”育人。如果一昧地批评学生,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就会产生消极抵抗的想法。遇到这些的学生,就需要用“爱”来感化,用“情”来引导。还有考试前后同学们的心情波动很大,需要班主任及时地送上“爱”的香茗,及时找到同学谈话,打开心结,或鼓励,或激将,或提醒,通过各种方法让“爱”充满学生心中,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工作中,不以学生成绩不好而轻视他们,反而知人善任,对他们委以重任担任班干等,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例如王跃兵同学在分科以前迷恋于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经过教育慢慢戒掉了网络游戏,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终于考入海南大学。2008年,1名忻州籍学生,在她带的班借读。刚入班,就开始谈恋爱、进网吧,有时还参与打架斗殴,顶撞老师,一度让学校领导和师生都很头疼,在她了解到该生由于家庭原因,便耐心细致的做该生的思想工作,在她的谆谆教诲下,最终浪子回头,走上正轨,最后顺利毕业,这就是“爱”的力量。
脚踏实地 开拓创新
俗话说“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作为一名教师,也需要这种既脚踏实地,又开拓创新的精神。14年来,她始终保持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她始终保持谦虚认真、不骄不躁、不推拖、不抱怨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教与与育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绿叶的事业,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近年来,她先后荣获校级班主任,县级优秀教师。平时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曾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有些论文被刊载到《高中地理》、等杂志。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高旭英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教学态度和精神,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01年,被授予县级“三八”巾帼先进个人的称号;2011年3月,被选拔为中共静乐县委联系的优秀专家。
十几年来,高旭英把青春、热忱、爱心奉献给了党和政府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深得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敬佩!
乱弹琴,假大空,作者的思路混乱,东拼西凑为文,呵呵,这水平,,
这作者是应付差事的哇,狗屁不通,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