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穿越小说成了网上的新宠,不是今人过时间隧道到了古代,入深宫发生恋情,就是古人穿越到现今续前世情缘纠葛。连阴险机深的雍正都和现代女子谈了好几次恋爱,忙得不得了。不过穿越剧并不是现今的新创,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唐,湖州人沈亚之,就写过多篇穿越小说。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少年时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工诗善文,特别是著有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记》、《秦梦记》三文,为唐代传奇文中的白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他“皆以华艳之笔,叙恍惚之情,而好言仙鬼复死,尤与同时文人异趣。” 鲁迅还在《<唐宋传奇集>序例》里提到,“惟自大历以至大中中,作者云蒸,⋯⋯而李公佐、白行简、陈鸿、沈亚之辈,则其卓异也。”可见鲁迅对沈亚之传奇小说的评价是不低的。
《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三篇是沈亚之的得意之作。《湘中怨解》写郑生于洛阳道逢孤女,结为夫妇。数年以后,女自称是湘中蛟龙之娣,出来的期限已满,于是泣别而去。后来的十余年里,郑生登岳阳楼愁吟,见洞庭湖中画舻浮漾,有众女仙坐于彩楼上,抚弄丝竹,远望间中有一人起舞,含颦凄怨。不一会儿,风涛崩怒,不知所往。《异梦录》记邢凤梦见一美人,手持所作诗卷。邢凤抄得其首篇《春阳曲》。美人复为邢凤作舞。篇后又记王炎梦游吴宫,值西施下葬。王炎应诏作挽歌,言辞真切得吴王嘉许。
《秦梦记》则为沈亚之自述梦入秦国,是自身穿越的一段传奇。作于大和初,沈亚之因公务去邠州,途中客索泉邸舍。那天春日融融,亚之在客舍午睡,竟昼梦入秦了。到了秦国,为秦穆公率兵伐晋,功成。时值穆公幼女弄玉之夫萧史先死,秦穆公念沈亚之功高,遂以弄玉许亚之,居于宫中,礼遇甚厚,其门题"翠微宫"。两人情感深厚,但天不假年,公主忽无疾卒,悲伤中,亚之也辞出了秦宫。驾出函谷关时,忽幡然惊觉,才知是睡卧客舍。
一场梦境,沈亚之穿越到了秦国,立战功、得红颜、伤离别,竟好似一部网络穿越剧。大和初,约827 年,此时的沈亚之已经年近五十了,一生过的并不平坦,可以说是不得志,沧桑之感、离合之情都已经偿尽,望着客舍外的明媚春光,“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其实是诗人自问。因此小说中有大量诗句,真情流露,让人感怀。其中“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最是深情。
有野史说《秦梦记》其实是沈亚之自己一段桃花运的写照,说是元和年间,亚之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美少年,满腹诗文,还无半点功名。亚之在长安与多名少年才俊相友善,自己又才华出众,因而博得韩愈的赏识,因而宪宗对他也有留意。那年,公主的驸马爷病故了,年轻的公主日夜垂泪。为了安慰公主,宪宗将公主托付给了这位湖州少年。亚之自此日日在宫中居住,天天陪伴在公主身边。然而,这样的生活由于公主的突然病故结束,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悲伤中。亚之为离开伤心地,向皇上请求,回老家照顾年迈的双亲。
但野史毕竟是野史,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的李贺,在《送沈亚之歌并序》中写到: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写明沈亚之第一次去长安是应试,但没有中,杜牧在诗中有“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和“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之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三年后也就是元和十年,亚之终于进士及第,后累迁至殿中丞御史内供奉。但因上司被贬的缘故,亚之亦谪南康尉,后死于郢州任上。
大中年间,和沈亚之交情深厚的杜牧来到吴兴敷山村,凭吊好友,留下了著名的《沈下贤》诗:“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