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技术试验转向新内容 2.6GHz外场待启动

“如果td-lte预商用后频率资源不够用,首先下线的将是什么技术?很可能不是2g的gsm,而是3g的wcdma。因为gsm做语音已经足够,而lte提供数据服务更为完善。”
——黄晓庆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王志勤在11月9日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国际论坛”上公布了td-lte技术试验的最新进展,其中提到的难点和关键问题以及下一步规模试验的具体内容,给近期持续的“lte热”增加了更多新闻点。
七厂家进入2.6ghz系统测试
此前工信部和中国移动联合多厂家在北京怀柔和顺义地区,建设了约60个td-lte基站进行系统设备测试,在包括10个厂家参与的2.3ghz(2320-2370mhz)单系统完整级的测试之后,各个主体厂家又进入更大规模的外场环境进行关键技术的测试,在9到15个小区条件下,对td-lte的ofdm和mimo整体关键技术以及调制的算法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和测试。
随后,根据2.6ghz(2570-2620mhz)的新需求,各个厂家开始了2.6ghz试验网的建设和调测工作。目前已经有7个系统厂家正式进入了2.6ghz测试,其中有5个厂家完成了相应功能和硬件的测试工作。
王志勤称,针对2.3ghz单系统设备的测试以及2.3ghz芯片和一些室内测试工作,已经在今年7月份告一段落。在进行外场测试的同时,td-lte工作组已经将测试重心从2.3ghz全面转向2.6ghz,并首先从室内测试开始逐步转向室外测试。
相对于2.3ghz,基于2.6ghz的系统设备测试主要增加了天线等环节,相比2.3ghz频段上的2×2mimo天线,在2.6ghz上要实现2×8的智能天线的配置。
软件与关键技术亟需提升
在会议间隙王志勤与本刊记者交流时称,td-lte系统厂家实力正在加强,多数设备在基本功能、关键技术,一些基础性性能和射频指标上都符合了td-lte要求,使试验进度显著加快,td-lte研发水平与ltefdd达到了同步状态。但目前,2.6ghz整个外场测试还没有开始,以在2.3ghz频段上特别是外场关键技术测试的阶段结论来看,td-lte的软件能力、部分自适应算法、抗干扰等问题等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自适应调度、同频组网、波束赋型、多天线技术等是td-lte关键技术,还需要在外场环境下进行规模组网验证,解决小区边缘干扰等也都是近期td-lte技术试验和未来规模试验研究的重点方向。”
向商用要求靠近
国际新一轮宽带移动频谱拍卖以及td-lte国际化的加快,促使今年内将启动td-lte规模试验。
在规模试验计划中,中国移动计划在多个大型城市部署数百个连续覆盖的室外站,并建设一定比例的室内战以及分布系统,并且已规划了约2亿元用于采购初期试验和友好用户使用的终端。
在前期小规模室内室外试点测试的基础上,工信部成立了td-lte规模技术试验领导小组,这一定程度上也为td-lte技术试验增援了政府的力量。
对于下一步的试验重点,王志勤称,在工作组原先设定的2×2技术要求(2家系统厂商和2家芯片厂商各自达到测试要求并且互相通过了互操作)实现后,即正式启动规模技术试验,室外以2.6ghz为主,室内以2.3ghz为主,整个规模技术试验将逐步推进,并且在初期单模系统的试验基础上,逐渐向商用要求靠近,增加多模系统的验证并分阶段推进。
全球:11个td-lte试验网已建成
全球范围tdd频率陆续发放,55个运营商将采用tdd技术(包括46个仅采用tdd)发展lte,在数量上与fdd已经基本持平。这进一步坚定了td-lte产业链和中国移动的信心。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称,国际上目前已经建成11个td-lte实验网,另外8个也计划在2010年至2011年间开通,同时,中国移动也已和8家国际运营商建立了双边合作发展关系。
黄晓庆同时给出了td-lte与ltefdd同步发展对比情况:在标准和测试方面,td-lte与ltefdd已经达到同步,截至2010年6月,td-lte与ltefdd同步实现了约90%的iodt测试,同步完成90%的外场空口测试。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因td-lte终端芯片进展慢,td-lte在终端产品和终端一致性认证方面,落后于ltefdd几乎6个月的时间。
不过世博会引发的td-lte终端热,尤其是世博会最后一个月,td-lte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研发推出,让终端产业链信心大增。
对此黄晓庆也颇为兴奋,据他预测,td-lte平板电脑有望于2011年参与规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