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化如何创新?走向世界绍兴要有文化自信
绍兴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文化创新引领标杆”,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要着力提升绍兴的文化品质”。文化是城市之本,是城市之魂,绍兴如何打造文化创新引领标杆,大踏步走向世界,让人民群众增强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绍兴文化如何创新,如何引领?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将“文化元素全面融入各个行业、产业和产品”要“提升绍兴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何俊杰说,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打造六大标杆是这次党代会的一大亮点。这也是确保绍兴在五年之内,从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冲击的动力。 绍兴文化如何创新?如何引领?如何拉高标杆?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提升文化资源的支撑力和区域文化的创新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何俊杰说,绍兴要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就要打造文化创新的引领标杆。 绍兴文化创新,就要把文化融入旅游融入各个行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就要把文化融入产业,融入创意,把产业文化作为原创力。绍兴的越剧、黄酒、青瓷和绍兴的名人、故居等等,既是文化,又能富民一方,我们要把它与文化相融,使之既成为产业的文化,又成为文化的产业,这就是文化的创新,这就是文化的引领。文化不仅能融入、引领产业,也引领着人的精神,让人们充满朝气、奋发向上。鲁迅、王阳明、大禹、王羲之等,这些名人和名人文化,举世闻名,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和他们留下的丰富遗存,引领着人们精神,引领社会的风尚,传承着历史。
何俊杰说,文化如何创新引领?就要通过融合、项目、平台、活动和载体,通过城市的营销,将绍兴打造成特色高地。 在整个城市的文化活动和创意中,要提升文化活动的影响力,要打造出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一流的文化产业链,要提升公祭大禹、兰亭书法节系列活动的影响力、建设书法小镇、盘活阳明文化资源、建设阳明故里,办好阳明研究院、发挥鲁迅文学奖的影响力,打造文学之城、办好“大师对话”活动等。
何俊杰认为,在文化产业方面,绍兴要精准发力,精准招商、制定更有特色的政策,吸引文化人才和资金来绍兴,让绍兴文化持续不断的发展。 文化资源只有转化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才能体现区域文化的创新力和文化的引领力。最以文化能致远 ,绍兴的文化产业要成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在经济链条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就要让老百姓在城市的文化创新和引导中,有感知度和幸福感。
走向世界绍兴要有文化自信
党代会报告提出,绍兴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绍兴城市的荣光,它记录着绍兴城市文化的精华,也传承着自己优秀的历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既是绍兴文化的发展呼唤,也是绍兴城市的文化当担。
绍兴城市史研究专家、研究员任桂全说,绍兴城市本身有许多优势,如绍兴经济、绍兴特产,绍兴山水风光等,但如果放在世界中去比,这些优势就不会显现,但历史文化名城,这个世上罕见,其2500年城址不变的城,世上少有,绍兴水城还是独一无二的江南水乡风光城市,在国内110多个历史文化名城中是唯一的。绍兴的历史名人顶级名人多,能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大师对话。绍兴古城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城市规划典范。
任桂全说,绍兴要走向世界,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保护物质形态的古城和文物,还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存,绍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4项,省级74项,全国领先,这是绍兴特色文化。我们要推进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让收藏的文物、陈列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以国际的视野来挖掘、整理、研究、弘扬绍兴优势传统文化,使绍兴文化走向世界。
提升文化品质 让群众有获得感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绍兴文化品质”,“要加快文化小康建设”。 市文广局局长徐之澜说,提升文化品质,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如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得感?就要做好惠民文章,让群众获得文化幸福,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享受。
如何实现文化品质的提升?徐之澜说,首先要在全市各个层面增加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乡、镇、村的文化设施投入还要加大。其次,要深化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乡镇图书分馆、文化分馆建设。送给老百姓爱阅读的书,送给老百姓喜欢的文化活动,真正让文化惠民, 要以“文化+互联网”发展思路,建成“绍兴市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全系统数字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依托云服务平台,积极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加快实现文化惠民服务菜单化、点单化、精准化、效能化,以淘宝的理念,送文化下乡。 要结合绍兴大城市大文化建设,提升精品文化,如绍剧、越剧、美术等,建设好越剧“金色大厅”等,做好文化提升工作,将其与城市文脉结合在一起,融合旅游、时尚、融合中心工作,做大做强文化精品。
徐之澜说,要着力提升文化创意产品,要提高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一只黄酒瓶,就是个工艺品,如果做好了,就能带动创意、设计、黄酒、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可以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才能提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