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一人从湖北来到湖南创业,王海丽带着自有的800万元现金,在2011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入驻湘潭市高新区创办了一家智能锁企业“湖南金丽方科技有限公司”,但她却自此厄运不断。
期间,公司财物被员工偷盗,公司专利技术被员工窃取,公司因此亏空1000多万元,甚至被迫停产。2016年7月,王海丽不得不将公司从湘潭迁往长沙,另寻他途谋发展,但至今依然改变不了自己被“窃取者”轮番“攻讦”的局面——4起诉讼案件,3起发生在湖南。
智能锁行业乱象的“闹事者”
国内智能锁行业近日被曝出“秒开”的严重问题。 7月27日,被网友称作揭露智能锁行业乱象的“闹事者”王海丽,邀请国内指纹识别专家李扬渊等人,在江苏省苏州腾飞创新园召开了一次“无线馈电开锁漏洞研讨会”,包括多家新闻媒体在内的与会者在现场见证了小黑盒、对讲机是如何“秒开”智能锁的原理分析。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2018年5月26日,第九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开幕。王海丽带着一个“黑盒子”(特斯拉线圈)前往门博会的几家展厅,当场刷开了十几家品牌商的智能锁,最快的只用了3秒钟。随后,“秒开智能锁”的视频在网上不胫而走引爆网络,业内一片哗然,整个智能锁行业和消费者都开始担心。
揭开一个行业众所周知的秘密,30多岁的王海丽被网友称作是捅破国内智能锁行业乱象的“第一人”。有人支持她揭穿智能锁行业乱象,认为有利于行业发展;有人诋毁说她的行为毁了整个行业,因此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一个毁了整个智能锁行业的女人”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媒体迅速捕捉到信息。
6月29日,《杭州都市快报》用8个整版报道了“小黑盒子3秒钟可以打开你家智能门锁”的消息,披露了国内智能锁在设计、线路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发网友强烈关注。报道援引专家的说法,解读了国内智能锁行业准入门槛低,以及在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欠缺的现状。随后,《扬子晚报》《长江日报》、浙江广电集团等新闻媒体均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
王海丽认为自己“已经得罪不少人”,但她又觉得这个智能锁行业需要规范和洗牌。她说,“小黑盒”是开锁的工具,现在变成了厂家与经销商用来验证自己生产经销的智能锁是否安全的测试工具。这是她与江苏常州市的一家开锁工具厂家一起合作开发出来的,以前只是送人,后来拿去永康门博会上“搞事情”,用行话说,实际上就是“踢馆”。
王海丽说,她手中存有大量“秒开”智能锁的视频,不仅“小黑盒”可以开一些智能锁,甚至常见的对讲机也能打开智能门锁,“大功率的对讲机比小黑盒还好用”。
一些品牌智能锁为何会被“小黑盒子”秒开?王海丽向媒体透露,因为智能锁的核心模块供应商在中国没有几家,一般的厂家是自己制造外壳之类的配件,锁具的核心电路板等配件都是在外买回来组装到一起的,因此安全漏洞百出。
獬豸新闻(id:zgsbfzzk)记者采访发现,“小黑盒”的构造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特斯拉线圈——人工闪电制造器,利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然后经由两级线圈从放电终端到放电的设备。
“我们长沙与宁波的公司生产的锁都卖到国外去了,于是就有人仿冒我们的专利产品。光仿冒我们的好技术,我也没办法。可他们仿冒我产品的外形、仿冒我的宣传广告,却用最差的技术和配件,还说是我的分公司生产的,所以我不干了!”7月26日,面对獬豸新闻(id:zgsbfzzk)记者的采访,王海丽多次重复她曾向媒体说过的话。
指纹识别专家、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渊则向媒体解释,他对被秒开的智能锁进行了分析,发现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些产品设计者的技术能力比较弱”。
李扬渊表示,国内的汽车、电信、计算机等行业在将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前,会对行业协议和规范进行大量的开发研究与谈判,取得一致性意见。相比而言,智能锁具行业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低,只要有企业能拿出方案,形成产业链,似乎各种厂商都能进入这个行业,都能组装产品推向市场。截至目前,我国智能门锁共有生产企业1300 多家,近2000多个品牌,包括传统门锁厂家、传统安防领域厂家,家电厂家、互联网企业等在内。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后,王海丽俨然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主角——她是湖南金丽方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短短一个月时间,她在业内名声大震,公司订单也日剧激增,但王海丽却开心不起来。在智能锁行业摸滚打拼了近10年的她,似有许多难言之隐。
湖南多起诉讼纠纷的背后
7月23日上午,在接到宁波公司的员工打来电话说有客户需要订货1000套智能锁具的时候,王海丽已经赶至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区分局的大门口。
自己的房子被人从母亲手中“骗买”,自己却毫不知情,自认行事一向循规蹈矩的王海丽,在2017年12月6日,竟被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区分局以其“涉嫌合同诈骗”予以立案调查。
7月23日,从荆州沙市区公安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撤销案件决定书》及《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后,王海丽觉得自己有一种委屈过后的如释重负。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迄今,王海丽遭遇了4起民事诉讼纠纷。由于需要处理多起诉讼案件事务,她不断地往返于湖南长沙、浙江宁波、湖北荆州、江苏徐州等地,舟车劳顿。
2017年7月,王海丽及其公司作为原告,在湖南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公司员工黎书满及其女儿黎娜涉嫌侵占公司专利权提起民事诉讼。打官司要收集证据,花钱找律师,王海丽被搞得焦头烂额。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法院的诉讼纠纷还未了结,自己又被指控“涉嫌合同诈骗”,这是她做梦也想不到的。
远离家乡在外打拼多年的王海丽,是湖北荆州市沙市区人。因2008年家中的一次被盗,她便开始关注智能锁具的安全保障问题。2009年,在长沙创业的王海丽,在经营酒店业务的一次偶然机会,开始涉足智能锁具的开发。
2012年,主营业务为电子锁生产开发的湖南金丽方科技有限公司登记成立,入驻湖南省湘潭市高新区产业园。
身揣着800万元自有现金,王海丽雄心勃勃,但她成于长沙,却败于湘潭。2015年8月,她将公司厂区从湘潭高新区迁址到湘潭市雨湖区。期间,除了公司财务被公司员工多次偷盗外,公司的专利技术在申报时又被原公司员工窃取。对此,王海丽向湘潭市雨湖区警方一共报警16次,均未得到有效处理。
公司变得内忧外患,2016年7月,王海丽只得将公司从湘潭迁回长沙,并把公司业务重点放在了浙江宁波。
记者采访发现,王海丽在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办企业期间,其公司财物被盗以及公司专利疑遭窃取,以及后面发生的3起诉讼纠纷,其实都跟两名原员工黎书满、刘柳利有关。
2012年6月,经湘潭市电业局退休干部董宪成介绍,王海丽认识了刘柳利。后来,由于刘柳利多次怂恿王海丽参加非法传销活动,王海丽开始远离刘柳利。
但刘柳利想着法子接近王海丽。2013年3月,董宪成带着刘柳利又找到王海丽,以要代理智能锁产品为由开始接近。2014年7月,刘柳利找到王海丽,声称湘潭市雨湖区公安分局的刘正洪想以湘潭市新公安局办公楼以及看守所要采购指纹锁项目合作。这时,王海丽又信了刘柳利,认识了刘柳利口中说的所谓“刘局”刘正洪,但发现又是搞非法传销活动。
2015年4月,刘柳利和董宪成又找到王海丽,称其公司生产的智能锁有前景,可以找湘潭水利电力公司总经理罗智勇出钱投资并要求参与公司管理。王海丽没有戒备之心又同意了。
2015年5月中旬,董宪成提出投资20万元到王海丽的公司的建议,由刘柳利代表他进入公司担任行政工作。2015年6月,董宪成说他身体不好只能投5万元。董宪成就直接将5万元转给了王海丽,并推荐和担保让刘柳利担任办公室主任。
2015年7月,刘柳利正式入职王海丽的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有了机会,刘柳利经常带王海丽回家吃饭喝酒,并以姐妹相称。一次两人喝酒,刘柳利让王海丽将董宪成投资5万元的股本给打了一张借条。后来公司多次失窃均与刘柳利有关,2016年4月5日,公司通知刘柳利不要再来公司,正式辞退了刘柳利。
2016年6月下旬,王海丽将公司搬迁至长沙新址期间失窃,后得知是刘柳利夫妻所为,便向湘潭市雨湖区公安机关报案。2016年9月长沙政法频道对此进行了报道,但刘柳利一直拒绝接受采访。
2016年10月27日,王海丽发现公司员工黎书满突然不见了踪影。随后,她发现黎书满偷走了公司技术图纸,恶意向国家专利局抢报公司新研发产品的专利技术,便向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区分局长城派出所报案。
直至2017年1月24日,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区分局才对此予以刑事立案,但一个月后的2017年2月27日,该局又撤销了案件。王海丽不服,申请刑事复议申请。同年6月21日,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区分局经审查认为案情重大、复杂,又作出延长刑事复议期限通知,至今,王海丽未得到警方的任何回应。
王海丽告诉记者,黎书满与刘柳利都是通过他人介绍认识后进入公司上班的,两人都是不谋而合,“黎书满当着我的面说,他承认出主意让刘柳利拿走公司的财物,还承认观察了我5年才想办法进公司的。”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今年4月16日,刘柳利与黎书满等人在湘潭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湖南省梦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黎书满占公司股权35%,刘柳利则占公司股权30%。
员工疑将专利窃取占为己有
6月19日,王海丽收到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要求“湖南金丽方科技有限公司”限期10天内向“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司法鉴定所”缴纳3个专利号(201611184135、2016213369184、2016111184210)12万元的鉴定费,但王海丽却拿不出这笔鉴定费用。
此前的2017年8月22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湖南金丽方科技有限公司”起诉黎书满及黎娜的专利权权属纠纷一案。目前,该案一审还未作出判决。
王海丽说,黎书满多次刁难或阻扰选择鉴定机构。2017年12月在法院第一次选择湖南4家鉴定机构时,其收费价格仅为1.2万元,但黎书满不同意。直至2018年7月,黎书满同意选择广东的司法鉴定机构,且收费高达12万元,鉴定收费上涨了10万元。
王海丽告诉记者,黎书满将原本属于公司的专利材料窃取后,偷偷地申报了国家专利证号,“专利注册在他女儿黎娜的名下,可是,经律师调查发现,他女儿只是一名医院护士”。
对此,记者曾致电黎娜采访核实,黎娜回应称,一切以法院判决为准,如果法院判决她们输了,该怎样就怎样。
“黎书满是公司的另一名工程师方永秋介绍的,后来我发现,他其实只懂一点机械锁方面的技术工作,对电子锁原理一窍不通,工作期间将公司很多研发产品材料搞坏,耽误了给客户交货。”王海丽告诉记者,黎书满在2015年11月入职,当时看他是一个60多岁的人,觉得人品没有什么问题,就信任他,让他接任公司原工程师方永秋的职位,负责一些日常事务。“公司给他每个月工资是5000元,公司跟他签有《人才合作协议》《保密协议》《岗位责任书》。”
对此,记者当面向黎书满采访核实时,他回应称只在湖南金丽方科技有限公司上了两个月班,“我不是在王海丽的公司上班,只是与王海丽合作,我自己有专利。”
但王海丽则驳斥了黎书满的上述说法。她说,自己与黎书满在2016年5月27日成立“湖南黎安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是因为黎书满有一个机械锁头(属于智能锁具里的一种应急配件)获得了专利号(2007年),想让其投资40万元,所以成立了公司,“钱都是我出的,经检测,黎书满的机械锁头不合格,后面就没有做了,公司目前已被注销。”
不过,对于记者提出的其他采访问题,黎书满均不置可否。
记者在王海丽提供的证据材料中看到,公司发放给黎书满的工资显示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
据记者了解,当时,王海丽安排黎书满参与公司研发的新产品“镶嵌式防撬智能门锁”的工作,这款新产品是在公司老产品“一种智能安全门”的(2012年获得专利:2012103070301x)技术上进行优化升级。而新产品在黎书满参与之前,已经由宁波神舟锁业的吴其良、陈定乔及虞哲军等人负责研发升级成功,设计方案也早已确认。
王海丽回忆,2015年12月,公司产品确定方案后,做出手工样品,投入资金进行模具制作,并授意黎书满参与研发产品主要负责人,“当时为了约束黎书满的工作行为,公司承诺赠与股权激励给他”。
直至2016年7月下旬,王海丽安排黎书满准备专利申报材料,让其以“一种防盗门电子锁的机械密码锁应急装置”“一种防盗门防撬执手面板”为名向专利申报代理机构进行对接,加紧申报专利工作。同年10月1日,黎书满向王海丽汇报其申报工作一切正常。
但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10月27日,黎书满突然失踪,不来公司上班,也未请假。王海丽四处寻人未果,顿觉蹊跷,并向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区分局侯家塘派出所报案,但该派出所称失踪案件应该由其直系亲属报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