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及全球著名的尼 尔 森市场调查公司近日联合发布了中国财富景气指数,这一指数代表中国小康家庭对过去和未来6个月经济景气、收入增长和投资意愿的评价。调查范围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五大核心城市,以及东部、中西部、南部、北部的21个省会城市,包括南京、杭州、合肥、济南、福州、武汉、长沙、沈阳、哈尔滨、贵阳、西安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税后家庭收入在12万元以上,成都10万元以上,其他城市8万元以上,即为小康家庭,列为调查对象。按照这个调查,金华的家庭年收入超8万元即步入小康。
看到这里,日报君默默地数了数口袋里的钱
“家庭收入税后8万元即步入小康,那我一年发到手有9万多元,先生13万元左右,一家22万元,远超小康。这小康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市民吴女士表示,心目中的小康家庭是高不可攀的,没想到她家已经是小康家庭的一员。
小康家庭财富来自哪里??
家庭收入来自劳动所得和家庭财产性收入,包括投资所得等。调查时间为1月6日至1月22日,问题包括:
过去及未来6个月家庭收入、支出变化,家庭储蓄额变化等。
调查显示,受访家庭“钱包”有点“瘪”,主要是近期股票市场“熊”出没。好消息是,年底大多企业发了年终“红包”,劳动所得对家庭收入增加的影响超过50%。
图表数据来源为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
吴女士说,她家这几年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但工资收入除了生活开销后,剩下的基本都投入了股市,去年亏了不少,相当于去年和前年全家白干,所以,从总收入上说,似乎倒退了。即使有这样的收入,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因为还有三个老人要赡养,今年又打算生二胎,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从这点上来说,小康并非意味着无需节俭了。
只收不支论小康?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收入也应该有支出。
在金华这样的城市,一年收入超8万元,三口之家如果没有房贷、车贷,养个小孩,也不见得生活会过得很宽裕。
如果家里的老人有重病号,一家子一年收入仅仅8万元,这样的家庭日子就难过了。
过完春节,送礼走亲戚发红包,剩下就真的不多了。
马先生是一名泥水匠,去年和妻子帮人家贴地砖赚了约16万元,除去生活开支,给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学费和8万元房贷,所剩已不到4万元。所以,他说,虽然已步入小康,但没有小康生活的优越感,而是有焦虑感,收入不稳定,平时开销又大,年纪又一年比一年大,以后养老还是得靠儿子。
吐槽
论“小康”,既要看“收入”,而且应该是“人均收入”,更要看“刚性支出”,如果是见“收”不见“支”,这样的小康家庭划线就有些片面。在一些金华人的眼里,小康起码家有房产,也即“住有所居”;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或有稳定的“养老预期”,也即“老有所养”;家有一定量的、相对稳定的储蓄或投资,不至于是“月光族”;每年起码有一次举家“出门旅游”或“出国旅游”,也即“衣食无忧”。
“小康”应重在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在于“税后12万元或10万元、8万元”这些“数字”。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小康”,还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也即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小康标准”,每过一段时间该“与时俱进”。
来源:金华日报
八万就是小康,还不够生活
这点收入家庭的基本开支都不够 小康是根毛 太飘
这点吃吃饭都难
30-50万差不多。
怎么也要50万吧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这个标准太低了吧,小康水平
8万是一个人吧!三口之家24万,四口32万
8万不够开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