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承兑汇票交易现状
中小企业贴现渠道缺乏、成本过高
信息不对称,缺乏了解市场承兑汇票交易信息窗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民间渠道手续简单、下款周期短,但是民间渠道良莠不齐,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其利用企业对市场认知的缺乏和迫切需要变现的心理抬高价格。银行渠道虽然公信度高,但是手续繁杂、下款周期长,需要真实贸易背景。而且由于操作成本较高,银行往往会将小额票据贴现融资拒之门外。
贴现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寻找难、匹配难。由于贴现机构受制于各方面成本因素,只能把握住20%的企业,以控制绝大多数票源。而另外20%的票源,却分散在80%的中小微企业手中。由于过于分散,贴现机构难以寻找、匹配到该部分中小微企业需求。
电子票据交易风险、成本高
异地交易:企业先背书给中介,然后中介持票去合作银行进行包装贴现,银行回款后再把贴现款打给企业(企业承担全部风险)。或者中介先用自由资金把贴现款打给企业,企业再背书给中介,中介再持票区合作银行进行包装贴现,回笼资金(中介承担全部风险)。
当面交易:中介业务员出差上门,利用网银密码器当企业面显示银行帐户余额,企业确认款项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进行背书,中介确认背书后打款。此种交易方式虽然企业和中介的交易风险大大降低,但也不是绝对0风险,企业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账户忽然性抽空或人为耍赖等)。同时中介交易成本随之增加(如上门交易的差旅成本人力成本和中介财务管理风险)。
如何保障电票交易安全?
安全保障
买方先付款至某某银行监管账户后卖方再背书,解决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先背书后打款”或“先打款后背书”的信任问题。
银行监管账户
某某银行监管账户所有权及控制权在民生银行,银行监管账户户名为:电子银承交易平台过渡户。
交易判定
交易成功/失败的判定,需要买卖双方的确认,最终资金的流向指令由某某银行根据最终的背书情况进行划转。
验证途径
买方付款至监管账户后,资金状态的验证途径:
平台中相应订单的付款状态为“买方已付款”。
卖方会收到银联代某某银行发出的短信提醒。
来源:中国物流信息化大会
责任编辑:问物 aileen
转载请联系每日问物获得授权,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公众号号每日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