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高手一般到了三十岁以后状态就会下滑得历害,远的不说,就说我们以前熟悉的李昌镐、常昊、李世石等,柯洁19岁就成为世界围棋第一人!而象棋则不会,胡荣华、许银川、吕钦等都是长青树?
回答关注(43)|查看更多问答
15个回答
弈鹿数感围棋
3小时前65赞踩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但这个话用在象棋上可以,在围棋上还真不行。
这得从围棋和象棋的特点说开去。围棋的计算深度和广度,远非象棋可比。所谓千古无同局,说的就是围棋。所以人们一直认为计算机也无法穷尽围棋里的各种变化。最近阿尔法狗2.0和当前围棋第一人柯洁的人机大战,走出了很多颠覆式创新的步法,让棋界大开眼界!甚至传统观点认为很俗的下法,在人工智能手里,也是摘花似剑,化腐朽为神奇!这再次说明,围棋是靠吃老本是不行的!围棋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人类探索。每一局棋对双方来说都要重新构思,设计,思考,绞尽脑汁。还有,围棋一盘棋用时至少三四个小时,所以,老的围棋棋手,无论体力,精力,专注力,创新力,都远远比不上年轻棋手!
象棋就不同了,越老的棋手,经验越丰富,一生参与无数次大赛,象棋中各种变化都经历过,脑海中都像t级硬盘一样存储着,信手拈来,一盘象棋用时就几十分钟,这么短时间,年轻棋手的大脑容量不过g级,压根玩不过老年的,体力优势也无从体现。所以,象棋比的其实就是记忆力!还有经验!
50评论
绝对不哭
2小时前11赞踩
简单点说吧,象棋围棋技术需要无非两个方面,一个大量的固定模式前人的套路。另一个就是计算,怎么走,走哪步,会有什么变化。大体就分这两种情况。围棋的计算量要远远大于固定招式。所以围棋需要脑力计算量很大。象棋也需要计算,但是经验更重要,说白了招式就那么多下多了都记住了自然就厉害了。但围棋的量实在太大了导致不能靠记住固定招式就能解决问题。就拿最近柯洁比赛来说吧。狗下出来很多人类觉得根本不可能的步,但是下象棋和电脑下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个情况,下象棋计算机下完人类只会感觉没注意还有这一手。所以,对计算量的不同导致围棋年轻更强,因为依靠计算。而象棋这是更多是经验,年龄大会有优势。1评论
黄金涛7
3小时前7赞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简单,象棋初学很难,学会后很简单,定式也少。围棋则不然,初学很容易,越学越难,定式多,变化多端,计算非常复杂,往往会因一子决定成败。
人往往因为年龄大了,精力会减弱,注意力会不集中,计算能力会下降,下围棋时会经常出现混招,所以会看到聂卫平下围棋时会吸氧。而象棋则不同,由于变法少,消耗精力少,更适合老年人下。
9评论
尖小姐
1小时前3赞踩
上面这些答案,都没说道点子上。
竟然有人说,象棋越下到后面,子越少,就越简单,这是胡说八道好吗。
象棋最复杂的部分,就是子数大大减少的残局阶段。界限越开阔,各个子力的变招也就越多。如果到了残局阶段,双方的实力仍处于平衡阶段,那么其变化甚至不亚于围棋。
但是,决定残局形势的,是中局。如果一方在中局失势,那么残局阶段基本就是被吊打,没什么可下的了。
而中局最需要的就是经验。因为象棋的各个子是可以走动的。你很难计算出最优的一步棋,因为每一个回合,都需要别人下的来配合你。你下的这一步棋也许是好棋,但前提是对手的子力要大概按你的计算接招。可对手如果棋风怪异,或者水平不够,你下的这部棋反而可能成为坏棋。
而围棋呢,你在某处布了一个局,对方如果没中招,你这颗子也许以后还会有别的用处。象棋双方交手的感觉更频繁,更明显,更考验双方对彼此心态和风格的琢磨。
所以,感觉,经验,下棋的气质,这在中局很重要。
只要挺过了中局,残局阶段,双方基本就是拼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