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小企业,无数老板都有一部心酸的创业奋斗史,而现行经济环境更是让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举步维艰。中小企业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看看企业老板们的反馈!
1.缺乏高质量人才。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而高质量人才更容易流向福利待遇更好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很多时候对于特定岗位的人才招聘非常困难,有时候甚至招不到想要的人。原因是工资低了人家不愿意来,工资高了企业承担起来又很困难,因此老板不愿意给。
2. 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中小企业很多都是老板权利一把抓,公司不大却会有各种关系人员进来,办事效率低下。老板对于公司的管理很多时候可能都随性而为,随时可能空降一个亲戚来当管理人员,每个领导的管理都有一套方案,员工需要不断的去适应。
3.不注重员工的培养。中小企业更多的时候都是期待直接招聘牛人来用,而下面的普通员工发展,根本没考虑,因为老板的不重视,往往会导致员工自我成长之后马上就跳槽走了。
4.企业利润低,经营成本高,因此抗风险能力低。中小企业往往因为技术实力的原因,产品质量很难与大型企业相聘美,产品单品利润比较低,而且竞争环境激烈异常,同业竞争中价格战导致的往往是即使订单做了,利润也很微薄。而员工的用工成本却在年年上涨,老板苦不堪言。一单遇到情况,比如政策变动,比如严查环保问题等,随时都可能导致中小企业老板们倾家荡产。
5.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很多时候发展都会面临融资的问题,外面应收账款不少,但是账期有的三五个月,有的一年半载,有的还拖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供应商的给的账期都很短,而客户要求的账期往往又很长,找银行贷款往往因为业绩不够亮眼而各种受阻。
中央在前几日召开了一次对中小企业来说意义重大的会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肯定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着重强调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并对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首先,为什么国家要力挺中小企业的发展?
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几个重要数据展示了中小企业对于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员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重大。
其次,体制不顺,社会服务体系之滞后。管理部门众多,部分职能交叉导致管理混乱,中小企业在项目审批、产品鉴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困难重重,可观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国外发达国家如英、美、日等都有专门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定位、咨询和技术服务提供支持,而我国这方面资源比较缺乏。
然后,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规范的市场。我国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根据经济类型和行业来制定,而不是看企业规模,这就导致了政策出台之后往往对技术实力更加雄厚的大型企业更加有利,而中小企业往往会在与这样的大企业竞争中处于极大的劣势,从而愈发艰难。
国家通过这次会议明确了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方向。
1.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2. 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存量,扶持优强中小企业发展。
3. 加快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
4. 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5.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国家的重视让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老板们都在期待新的扶持政策的尽快出台落实,让企业家们减负从而带动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