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曾经的记忆里,前端人员就是做个美工、做些所谓的网页特效之类,在it公司当中是比较没有话语权的一群人。不过,近年来,确切地说是node及npm出现之后,前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各种技术框架层出不穷,前端人员不仅翻身做主人,而且成为了很多程序开发的中坚力量。那么,展望2018年,又有哪些前端技术值得我们关注呢?
react、angular、vue
这几个时下最热门的前端框架,2018年有望继续发光发热,并会继续进行版本迭代。从发展趋势来看,小编比较看好的是angular,因为它有最完整的体系架构和最活跃的社区,原生支持typescript,尤其适合后端转前端的人员,而微软似乎也有意将typescript与c#做进一步整合,试图通过前后端一致的开发体验来与其他对手进行竞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者的衰落,如果从对前沿技术的把握来看,react则似乎更加准确。而在国内,vue则占据上风。
webassembly
在2017年11月中旬,mozilla宣布默认支持webassembly,这在所有主流浏览器(不包括ie11,因为它早已经被程序员们抛弃)。如果说typescript像c#、像java,那么webassembly的出现则让很多熟悉c、c++等的程序员可以直接转为前端,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学习成本。而javascript这个从目前来看非常厉害的编程语言,是否会因为webassembly的出现而逐渐被人遗忘呢?我们拭目以待。
web组件和自定义元素
web组件/自定义元素允许在前端开发中做很多事情,使用它们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样式和ui组件的共享。这意味着使用这些组件的开发人员不必担心用于编写组件的框架/库/渲染引擎。他们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来简单地使用它们。而且,有些人已经提倡在构建ui 时使用 “ 前端微服务 ”方法。
css变量
目前四种主流的浏览器支持css自定义属性(css变量)。就像我们在2017年下半年看到了大量针对css grid的最佳实践和教程,我们将看到大量的开发人员在2018年围绕css自定义属性来发现和分享最佳实践。
graphql
graphql 是一种描述如何请求数据的语法,通常用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graphql在2017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使用这种技术的公司包括facebook,github等。基本上,graphql允许用户只检索他们明确要求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