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路保姆”倾心养护农村路


除去路肩的高草,清理路面的石块,挖去边沟的泥土,3月25日,在黄州区县道河孙线上,黄州区农村公路管理局养护站副站长董伟正和工友们忙活着,这条路是陶店乡5个行政村3500多人出行的必经之路。
“现在春季多雨,随时要把沿路的边沟清理出来,趁着天晴赶快处理,不然再下大雨,水通不了,路基也容易坏,村民出行就不安全了。”董伟说,目前黄州区14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上,都有经过培训上岗的养护工负责日常养护、路面保洁、路肩边坡整治,从而彻底解决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问题。
平时有人管、坏时有人修。这让王程线沿线的村民们颇为高兴。“以前,像我们村有些道路,下大雨时泥沙、石块都会掉下来,还哪敢出去啊。”擂鼓山村主任柳细兵说道,现在,每条路都有了“专职保姆”随叫随到。
如今,黄州区农村公路都有专业养护员。日常巡查、迅速处置、上报险情成了这些乡村公路“专职保姆”每天必做的工作。今年以来,黄州区不断创新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每个乡镇都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站,专职养路员就有几十个。同时区政府还开发乡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50个,将原来零散式、被动式转化为保姆式、主动式的乡村公路养护模式,并出台严格的考核制度,使条条村道有人养,有人护。
“就怕路坏了没有及时来修,关键时刻树苗运不出去,对我们来说损失就大了。”黄州区郑氏树苗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兴平告诉记者,如今,村路有了“专职保姆”,村里发展苗木基地便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