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之所以最会赚钱,因为他们都很看重这一点

犹太人的经商能力在全世界是有名的,这源于他们对金钱的热爱。有一位犹太商人这样说过:“犹太人个个都是精于经商赚钱的,而且金钱被当作世俗的上帝。”但是,犹太人并不是视钱如命,他们认为钱可以让人很好地生存,也可以腐蚀掉一个人的灵魂,他们鄙视那种只注重钱而不注重来钱手段的人。
在犹太人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所罗门时期,有三个犹太商人身带重金来到了耶路撒冷。因为要去外面办事,把太多的钱带在身上不方便,但是又没有可靠的人可托负,他们三个就商量把钱埋到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放心地去办事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埋好之后,就各自分头去办事了。可是有一个人却偷偷地溜了回来,将所有的钱挖走了,藏到别处之后,又假装去办事。
等大家都回来后,发现钱没有了,因为外人不知情,肯定是他们中的一个人干的,但是谁都不承认,所以他们去找所罗门,请求他帮忙找出偷钱的人。
所罗门听完整个事情经过之后,说道:“我知道你们三个人都非常聪明,正好我这里有一道难题,困扰我多时了。你们先帮我解决一下,然后我再帮你们找出小偷。”
说完,所罗门就讲了起来,“前几天有人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姑娘,她曾接受了甲男的求婚,答应嫁给他,并订了婚约。可是不久之后,这个姑娘遇到了乙男,她觉得乙才是自己喜欢的人,正好乙男也喜欢她,向她求婚。于是姑娘就告诉了甲男,要求解除婚约,并说愿意付给甲男一笔赔偿金。甲男知道情况之后,表示自己愿意解除婚约,也不要姑娘的赔偿金。姑娘以为可以跟乙男结婚了,两个人可以去过幸福的生活了。
可是没过多久,姑娘遇到一个老头,老头发现姑娘很有钱,就把她拐骗了。姑娘因为被骗婚,一直哭闹不休,要求老头解除婚约。老头受不了她的哭闹,最后终于同意解除婚约,但是老头要求她付赔偿金。姑娘对老头说道:‘我和我的未婚夫解除婚约时,他也没有要我的赔偿金,你也应该如此。’于是,老头点头同意了。”
所罗门讲完了这个故事之后,说道:“有人问我在甲男、姑娘和老头三个人中,谁最值得赞扬。我一直没有想好,所以现在想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都是怎么看的呢?”
第一个人听后说道:“我觉得姑娘值得赞扬,因为她敢于追求真爱。”
第二个人说道:“我觉得甲男最值得赞扬,虽然姑娘有负于他,可是他并不计较,还拒绝了赔偿金。”
第三个人说道:“这个故事我觉得不可能发生,既然老头为了钱而拐骗姑娘,他怎么会不要赔偿金就同意解除婚约呢,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所罗门一听,愤怒地指着第三个人说道:“你就是偷钱的人。”
为什么所罗门这样认为呢?
在他看来,前两个人关心的是故事中人物的爱情和品格,而第三个人只关注钱,所以认定他是小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人对金钱的态度,他们鄙视那些心中只有钱而没有道义的人,在他们看来,高尚的人由于注重道义会忽视金钱,而只盯着钱,被钱迷了心窍的人,是卑劣而受到鄙视的。
犹太人追求财富,靠的是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光明正大地赚钱,他们是不会拿不属于自己的钱,他们在金钱诱惑面前,大部分都能保持足够的定力,不会让自己被钱迷住了心窍。
一位犹太妇女到商店里买东西,回家后从袋子里往外取东西时,发现里边有一枚戒指。这枚戒指看上去很值钱,应该是店主帮她装东西时从手上掉进去的。妇女心里有些动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去找拉比,把这件告诉了拉比。拉比看出她内心的矛盾,就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位拉比,他每天都要到山上砍柴,然后把柴背下山,到远处的镇上去卖。徒弟见他这样又累又费时间,就劝拉比买一头驴来默柴禾,这样轻松又省时。拉比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就吩咐徒弟到市场上帮他买一头驴回来。
徒弟遵照拉比的吩咐,买回了一头驴。他发现驴身上有些脏,就牵着驴到河边洗澡。可是将驴身子洗干净之后,却发现驴脖子上挂着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徒弟喜出望外,觉得这头驴买得太值了,高兴地把这件“好事”告诉了拉比。
拉比知道后,命令徒弟把钻石给驴的主人送回去,并说道:“我买的只是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不能贪恋不义之财,所以钻石必须归还给给主人。”
妇女听到这些,明白了拉比的用意,她感谢过拉比之后,就回到家里,带上孩子一起回到那家商店,把刚才的那枚戒指交给了店主。她说道:“我不能要不属于我自己的钱财,因为我是犹太人!”
一个人若是只盯着钱财,不顾名誉,不顾义气,不顾亲情和友情,那么即使你拥有再多的钱财,也算不上成功,你会被人鄙视,会被人称为“穷得只剩下钱”了。犹太人爱钱但是不被钱所迷惑,这使得他们成为全世界最会经商的人,最会赚钱的人。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应该学习一下他们这种金钱观,不要只盯着钱,你只是认真去做事,诚实去经营,钱财就会追你而来。
有这样一位农夫,他养了一匹马,家里还有一辆马车。在农夫所住的村子里,有个老妇人开了一家商店。这一天,老妇人听说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家酒厂,如果到这家酒厂直接买酒,比到别处进货便宜得多。可是家里没有人能去那么远的地方拉酒,于是她就跟这位农夫说道:“你用你的马车帮我那个酒厂去拉两桶酒来吧,据说那里的酒很便宜呢!你拉回来我会给你50元钱作为酬谢的。”农夫一听,反正现在田里也没有活,马在家里也是闲着,不如帮老妇人去拉酒,还可以赚些钱。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按老妇人所说的路线出发,找到那家酒厂。到了之后农夫发现从酒厂直接买酒,真的比在别处买的要便宜,甚至便宜一半以上。他心里开始有了想法:老妇人要买两桶,如果每斤酒自己多报2元钱,那么自己就可以赚200元,比那50元高多了。于是他把酒拉回来之后,就虚报了价钱。老妇人也不知道到底多少钱,农夫多报了2元之后酒的价钱也比她从别处买的便宜,于是也没有深究,农夫为多得到200元沾沾自喜。他跟老妇人说,让她下次有事再找他来做。后来,老妇人又找这位农夫拉了两次酒,农夫每次都虚报价格,从中赚了许多,他为此沾沾自喜。
可是有一次,老妇人认为是农忙季节,不该找农夫了。她就让邻居小铁匠帮忙去拉酒。小铁匠这时生意不忙,而且他也有马车。小铁匠按着老妇人告诉的地址去把酒拉了回来,并如实告诉了老妇人价钱。老妇人听,非常惊讶,这才知道那个农夫骗了她许多钱,他去找农夫大骂一场。
村里人知道这件事情后,都纷纷指责这位农夫,而称赞小铁匠诚实。小铁匠虽然如实地告诉了老妇人酒的价钱,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喜欢钱。当他知道酒的出厂价比外面卖得低得多的时候,就想到,这可是一个挣钱的好方法呀,比打铁可赚得多了。于是,他帮老妇人把酒拉回来后,就赶着马车,自己到那家酒厂去买酒,然后走街串巷去卖,赚了很多钱。
后来,他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从厂家直接进货,可便宜许多,所以除了卖酒,又卖其他东西。最后,他到城里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商店。可是农夫却只盯着那些小钱,结果没有赚到钱,反而失去了好名声。
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这样会挡住你前行的脚步,若是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来得到钱,那就更不划算了。不看重眼前的钱财,不被财钱所诱惑,而是想办法去赚取正当的钱,这才是长久的赚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