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你的消费者

创业准备阶段,摸清行业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应该就是如何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花时间对自己公司产品的受众,也就是潜在客户或者消费者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消费者分析的意义和目的
营销的根本是让最可能多的消费者发生最可能频繁的购买。
只有更多、更频繁的购买,才能让高品质的产品(服务)造福社会。
而进行消费者分析,是要实现这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前提性条件。
只有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企业才能针对性的开发什么、倡导什么,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产品(服务),企业的品牌才能获得认可,基业才能够长青。
消费者分析的内容
企业对消费者分析的意图
了解消费者的目的已经很明了,但了解消费者、分析消费者,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可以围绕以下的意图来展开。
1、需求研究——产品研发与规划
消费者分析的战略性意图是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库,通过大样本的调研,探知消费者的三级需求,从而指导企业如何研发应对消费者的产品(服务),以及如何优化企业的产品线,以便整合优势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营销指导——新品产品复合体及营销复合体设计
营销的具体工作是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产品概念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核心。消费者买不买单,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套说服性非常强的说辞,让其了解企业、品牌、产品与其自身的关系,要做到“事关己”和“己要动”。
3、营销诊断——二次定位与营销调整
对于已经在市场上运作的产品(服务),不是万事大吉了,社会、经济、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是要不断发展的,这样才符合自然规律。因此,面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必须对产品进行产品概念的完善(二次定位),并调整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才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在具体产品身上的利益最大化。
消费者分析的内容
1、需求
以场景化问题为切入点,找到其需要什么样产品(服务),不过消费者只能描述其需要什么,具体方案必须由策划人员自己提炼。
2、认知与态度
如果说需求更多的是对物理属性的要求,那么认知与态度是对抽象属性的要求。消费者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任何与企业及产品有关的细节部分都有可能形成或改变其态度。
3、动机
一定程度上来讲,动机是一个临界点,动机只和消费者自己关联,这个临界点如何抓取?我认为抓动机临界点的关键是“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我必须要改变了”,只有抓住这个“时机”,那么在传播沟通中,就有了中心点,一促即发。
4、使用与态度
如果说认知与态度是消费者使用前的心理过程,那么使用与态度则是消费者使用后的产品体验,使用及使用后的态度,决定着消费者是流失掉、还是彷徨中,还是成为忠诚消费者。
5、人口特征
从普遍意义来讲,分析人口特征主要用于沟通语境与语气的设计,以及传播途径的选择。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喜好也是千差万别,针对性研究人口特征,还服务于产品概念,产品概念需要主打什么人群,阶段性主攻什么人群,都与此有关。
6、消费者行为
包括行为模式、行为阶段,消费者的行为因文化、地域、个性的不同而有不同,而同样一个消费者,也有不同的行为阶段,不同的阶段,想的事、做的事也不一样,做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能更好的指出营销的发力点和采取对应的营销举措。
消费者分析的方法
没有准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消费者分析的结果会出现偏差,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就目前而言,常见的消费者分析方法和模型有以下几种:
1.需求研究模型——战略性研究工具 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研究。
一切的营销来源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
这个模型先从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问题入手,分析其如何感知问题、如何描述问题、以及其如何改变问题(需要),其成果是由策划者提炼出来的需求矩阵和细分市场。对企业而言,它的作用是战略性的,指导着未来产品规划、企业资源整合等战略性举措。
2.a值模型——战术性诊断工具
对于消费者已有品类、品牌认知,a值模型是一个诊断工具,它让面对营销困境或瓶颈的营销人员,能够快速的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同时它又明确了7组人群不同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性非常强。
3.u&a消费者使用与态度模型——战术性诊断工具
这项工具偏重于解决品类、品牌消费者在使用相关产品的体验,如果说需求研究、a值模型是对消费者脑子里相对较虚的一个探查,那么u&a就是一项实的探查,得出的结论更多的是对竞争环境、自有产品优劣势。
4.消费行为阶段分析模型——战术性诊断工具
此模型是针对不同行为阶段的消费者,进行不同营销话术推荐时,必要的工作模型。分析的行为阶段与a值模型较为接近,但内涵更为广泛。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知不觉人群、知症有类、无类等人群,有更准确的沟通指向。
消费者分析的误区
消费者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会分析,则不会营销。针对阶段性的营销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需要避免的误区是:重在推导出结果,而非为了结果强行用分析方法去做论据。否则得出的结论将是营销者个人的主见,而非市场真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