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台州的明天,百万台商闯天下的家乡情怀


春节年味正浓。笔者所在的台州商人微信群不停跃动着信息。这些祖国各地的老总,再三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初七的大会你们有什么打算?一起为台州的下一步发展做些什么?
在约采访时,椒江区一家制造业企业的董事长,特意将大会邀请的信息转发到笔者微信:初七下午的会太重要了!当天我正好要去宁波谈事情,准备中午不吃饭就赶回来。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盛会,如此重要?
这是一场特殊的约会,一年一次,今年更是特殊:参会人数超520人,邀请人士遍布全球涉及商界、科技、金融、医疗等领域,规模更大、规格更高。
新年伊始,东海之滨,他们将围聚在一起,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共谋一个“台州的明天”,贡献一份“担当与智慧”。像“青藤”般蔓延全球的台州人,将带着这些年来的光荣与梦想,带着对家乡的眷念与深情,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与祝愿,款款而来。
从这里出发,我们走向全世界
台州商人的成长史,与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穷”则变。历史上的台州偏处海滨,高山阻隔,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没有油,没有铁,没有工业原材料,有的是山和海。就连土地也是少的可怜。“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不足4.5分,农耕时间不到半年。地理学家王士性曾有过“舟楫不通、商贾不行,其地止农与渔,眼不习上国之奢华”的描述。  
变则通。台州人跨出家门后,什么苦都肯吃,什么脏活、累活都愿干,从事起各种别人瞧不起的“下等活”:弹棉花、补鞋子、磨豆腐、配钥匙、理头发、卖眼镜……洗衣大军,基本占据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小商品销售大军,近40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吃穿住行生意无所不做;收废拆解大军,近三万人在全国各地穿梭。
从千里冰封的北国边城,到鲜花不谢的南海小镇,从横沙飞扬的西部戈壁,到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台州人。此外,在墨西哥、巴西等国,可以见到台州人生产、销售节日灯、水暖配件,在东南亚投资区,也不乏台州制造的水泵、喷雾等配件。据台州当地媒体报道,约150万名台州商人在世界各地经商,远的在俄罗斯、美国,近的在宁波、上海。
《走南闯北台州人》一书,从在外台州人的浩瀚海洋里,舀取了59位在外企业家的生平事迹,他们有些不会说外语,连普通话也磕磕巴巴,但依然南来北往,逍遥五洲;他们有的从小木匠出身,如今已经成为拥有多家大型家具市场的连锁企业老总;还有的已经成为当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负责人。这个群体,不断演绎着“无中生有”到“无所不有”的神奇故事,这些俯拾即是的例子中,不乏曾经生活在社会底层,尝尽人间心酸与苦辣的农民。
有人说,山的文化造就了台州人的硬气和坚韧的血性,那么海洋文化则赋予台州人敢闯敢冒的文化传统。在温黄平原,浙东事公学派“义利并存”、“工商皆本”的思想,经过几百年的浸染,逐渐深入到台州人的血液和骨髓。凭借着“为吃饱饭杀出一条血路”的质朴愿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一有土壤就发芽,遇到阳光就灿烂的台州人,逐渐站在浪潮之巅,铸成浙江大地一支不容忽视的商帮队伍。
抱团生长,他们擦亮了台州的金名片
“只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没有台州人走不到的地方。”这句俗语,在创业在外的台州商人中广为流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台州商人走南闯北,像青藤一样,不畏严寒,迅速生长,将枝蔓延伸到世界各地。
如果说,穷则思变是台州商人的创富的原动力,那么抱团生长,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明智选择和共同诉求。1998年,在北京的台州商人组建了台州第一家**商会——北京台州商会。1999年,在武汉的台州商人组建了第二家台州**商会。这两家自发建立的商会,不仅对在国内外经商的台州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政府层面也是一个启发。2000年,台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就将建立**商会列入年度工作任务。

回顾过去的一年,台州全市上下围绕“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关键领域短板”三大历史任务,使出了洪荒之力:市委书记、市长甘当“项目书记”“项目市长”,经常带队跑项目,召开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领衔破解全局性、体制性难题;在重大项目引进洽谈上,形成“一个口子甄别、一个层面酝酿、一个团队谈判、一套程序决策、一个口子落实”的工作机制,以最优的服务和最有力的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他们来了!
去年9月,总投资51.2亿元的吉利发动机项目落户台州;12月,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扩建项目开工仪式在临海头门港新区隆重举行。台州人李书福在致辞中说:“我每次回到台州,都会有一股暖意浮上心头。因为,吉利的汽车梦是从台州临海出发的。”对于李书福而言,台州是吉利的福地——吉利在台州路桥开启了最初的创业生涯;吉利在台州临海打造了第一辆汽车。如今,回归台州的吉利集团,怀揣着“吉利汽车要从台州再出发,跑遍全世界”的梦想,信心满满。
今年1月,投资42亿、年产9万辆新能源汽车、9万台新能源关键零部件……集中开工仪式所在的新吉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是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在现场,集团董事长缪雪中满怀激情地表示:“新吉奥二次创业重新选择回归台州,不仅是因为台州是我的家乡,更是有感于市委、市政府对‘浙商回归’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企业家的尊重、信任和厚爱,更加鼓舞了我们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实现梦想的信心。”
归来的,还有上海台州商会副会长林文清,回归投资“温岭银泰综合体”项目;哈尔滨台州商会会长林忠福,回归投资的椒江区“北大附属台州书生中学”项目;还有路桥上海商会副会长王仙富,回归投资的路桥区“智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裂变式思维在浙商回归领域的完美演绎。
同一片土地,同一个梦想,同一种精神,同一个方向。让我们期盼,2月3日召开的世界台州商人大会,即将绘就的蓝图。
百万台商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