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晋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进一步将“晋中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多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早在2008年就整体构建“四化两改三保证”的市域统筹推进模式,并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即2010年实现初步均衡,2015年实现基本均衡,2020年实现优质均衡。在均衡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晋中市坚持以改革之举推进均衡发展,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逐步形成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和做法。2013年,教育部在晋中市召开现场推进会,向全国推广晋中经验。截至目前,所辖11个县(区市)全部实现基本均衡,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使广大群众较早地享受到了教育公平带来的便利。日前,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为在全国范围做好《意见》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将晋中作为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典型,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今年37岁的要瑞萍,1998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偏远山区的太谷县窑子头中学。刚从教的头几年,她一直盼望着能早点从山区学校调到城里。后来,要瑞萍确实实现了“三级跳”,先是从位于山区的农村学校调到了位于平川地区的学校,又过了3年,终于调到了县城。几年后,她还是选择回农村学校交流,而且一待就是3年,她说:“到农村学校交流与评职称、评先进等直接挂钩,因此我心甘情愿在农村学校任教。”
“为了鼓励教师交流,晋中市教育局作出硬性规定,教师评聘职称、评模选优、评选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必须有交流经历。现在全市交流的教师超过了1万名。”市教育局副局长高晋峰介绍说,“对城市学校而言,晋中市搞的是城区学校强弱搭配,捆绑交流,对口帮扶;对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依托县里的一所优质学校来帮扶几个乡镇的五六所或六七所学校。”
晋中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鹿建平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晋中从教育资源配置开始,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交流、教育手段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四化”建设,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和薄弱学校,这样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全市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太谷县实验中学也就是原来的胡村中学,因为晋中市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这所学校今年有了100名优质高中招生指标,而前几年这所乡村中学能进优质高中的人数几乎为零。因为城乡教师交流政策,有23名城市教师在这里长期任教。因为学校标准化建设政策,这里如今已变成了配置齐全、占地80多亩的新学校。该校校长郭世斌感慨地说:“均衡教育给我们学校真真正正带来了大实惠。不但学校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我们学校的教师素质也和城市教师素质基本相当,这两大改变让太谷县实验中学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记者 闫淑娟 通讯员 史进智)
晋中欢迎你
, 一天到晚就是扯,就不能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榆次新鑫驾校1500号人交了钱拿不上驾照,就没人管管? 安排考试要交钱,考完以后要交补考费,交完还交规费,然后还有拿本费,每个人都除了交的学费,现在还要额外交1000多块钱,有的甚至2000多,共计1500号学员,涉及几百万金额……
表面教师评职称的条条杠杠只有晋中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