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的选民证长啥样?绍兴有人集了不同时期的选民证
选民证是选民参加选举活动的凭证。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从1953年开始,那么你可曾见过最早的选民证长啥样?
沈军,今年41岁,家住柯桥区柯桥街道柯福社区金笛新村。近日,笔者在他家中看到了4张印制于1953年的选民证,即新中国第一代选民证。
选民证2张已填写,2张还是空白,长10.8厘米、宽8厘米,采用繁体字印刷,文字格式为竖排,选民姓名、年龄、性别用钢笔手写。在其中一张名叫“李根富”的选民证中间,盖着“常州市南区选举委员会”的方形红色大印,落款为常州市(区)选举委员会,“注意”一栏还印着:凭证参加选举,只准本人使用。
据了解,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选举法起草委员会拟定的《选举法(草案)》。草案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3年3月1日,《选举法》正式颁布施行。根据《选举法》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选举逐步展开。
因此,1953年印制的选民证应该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它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在身份和地位上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民主的进程,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沈军说,他爱上收藏完全是受到外公的熏陶:“我外公一直保留着1965年的选民证,当时我还没有出生,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外公对这张‘条子’非常在意,将它夹在字典里防止皱折丢失,还经常自豪地拿出来给我看。后来,外公将这张选民证送给了我。”
沈军介绍,要集齐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的选民证,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大部分都在不经意间遗失或损毁了。沈军曾在安徽芜湖邂逅了一位老人,她保存着数张同她老伴多年前的选民证,虽然纸张很薄,颜色也已泛黄,但品相依然保存良好。沈军好话说了一箩筐,终于收购了其中数张选民证,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史料收藏起来。
难得有心人
估计他是收集起来给以后人看看这皇帝新衣是什么
值多少钱
呵,还真是有心,历史见证。
呵,还真是有心,历史见证。
我家新中国最初几次的选民证都没有。
需要第一次选民证吗?已使用过和空白的都有。各有2张
难得的有心人
从成年开始,就没得到过选票,村里村委的选举也就是最后公布才知道,做样子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