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时下岗的职工徐洪涛在创业中体现了敬业、 诚信、友善,创业成功后热心服务邻里,体现了爱国、和谐,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今年61岁的涂洪涛是南站街办洛阳路社区的居民,1989年他由军转干部分配到南昌市外贸公司领导岗位,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他成为下岗职工。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探寻出路,六年后创业开设旅馆。如今他已是两家旅馆的老板,为了感恩社会,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为邻里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下岗再就业开设旅馆 1989年,在部队待了20年的涂洪涛作为军转干部被分配到南昌市外贸公司领导岗位,1992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南昌市外贸公司待了三年不到的涂洪涛成为下岗职工,每月只有100元的补贴。当时涂洪涛的爱人没有工作,而孩子又在读书,家庭的担子没有时间让他去适应转变,于是他一边向组织反映请求安排工作,一边找工作养家。 由于年龄也将近四十,要找份好的工作并不容易,当时涂洪涛只能依靠做粗活赚钱。涂洪涛45岁时,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找工作越来越难,这让他产生创业的想法,然而却又不知该干些什么。正当迷茫时,1998年南昌市委组织部举办下岗党员再就业培训班,作为党员的涂洪涛被安排在培训班学习。 涂洪涛的家在火车站附近,为了找到创业的路子,没事的时候他就喜欢在火车站附近转转,长期摸索后他发现当时很多人想找实惠的住宿却又很难找到,于是他决定开设旅馆,实现创业梦。为了赢得回头客,一方面他提供实惠餐饮及良好服务,一方面他将旅客当亲人一样,遇到与自己有相同困难的旅客或者创业的大学生,他会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分享给他人。“创业要靠自己,服务行业则要做好自己的特色服务。”如今,涂洪涛已是两间旅馆的老板。 感恩社会热心服务邻里 如今61岁的涂洪涛已将旅馆交给专人打理,自己则享受着退休后的生活,然而创业成功的他并没有忘记感恩社会。“现在我有经营收入,与一些人相比,已经轻松很多,而这些都是社会给予我的,所以我要做一些感恩的事情。”涂洪涛是洛阳路社区的积极分子,社区、邻里需要帮忙时,他都会尽力去帮。 涂洪涛经营的旅馆所属楼栋的下水道每两至三年都会堵塞一次,每次的疏通费需要800元至1000元,考虑到居民的困难以及作为企业主的责任感,很多次都是他主动联合楼栋的经营户分担疏通费用。涂洪涛懂水、电、气的维修,平日里他也总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帮邻里解决生活上的7难题。
体现了爱国、和谐,传递了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