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中耕技术我知道!!!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众所周知,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又俗称地蛋、洋山芋。
我们国家是针对于马铃薯种植总产最多的国家,目前来说也是贸易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针对于马铃薯的种植我们不再仅仅限于单一的种植、销售。
目前,我们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下面让我们了解下中,关于马铃薯中耕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马铃薯中耕技术
中耕培土是利用与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中耕施肥机,可一次性完成行间松土、除草、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一般以中耕作业以二次为宜。马铃薯是根茎类植物,因此,为根茎的形成膨大创造条件是马铃薯增产的关键,而中耕培土又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技术环节。
二、中耕时间
第1次中耕培土时间在播种后25-30天,大部分薯块即将顶土并有5%左右开始出苗,此期间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并根据不同马铃薯品种调整覆土厚度。
第2次中耕在现蕾前苗高15厘米,垄背杂草全部发芽后进行,目的是消除杂草并达到层层高培土的目的,原则是在不埋苗情况下覆土尽量要厚。
三、中耕技术的优点
1、中耕翻动土壤不仅可以使地表土壤疏松、除去杂草、提高地温促使肥料分解吸收、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墒作用。
2、中耕还可消除土壤板结,改善士壤的性状,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作物高产、稳产。
3、马铃薯在出苗后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株根系以及匍匐茎发育,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消灭作物行间杂草,改良马铃薯的营养条件。
4、中耕培土还可以防止块茎外露形成青头、绿肩等品质问题。
四、注意事项
中耕培土太晚或太浅起不到中耕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有所影响:
1、在现蕾后期或者开花后才进行中耕,由于此时马铃薯几近封垄或已经封垄,此时枝叶交错且较嫩,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为农机所伤,这一时期中耕培土有60%以上植株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碰伤。
2、由于中耕较晚弄断匍匐茎和“穿箭”的达12%~17%,对产量影响很大。
3、培土过薄,在块茎膨大后会导致土壤失水快、块茎易露出地表造成青头,不利于生长且会降低品质。
4、培土过薄也可能使引起早疫病、晚疫病的真菌类孢子随雨水渗在薯块上,引发病害,导致减产且不利于后期贮藏。
以上关于马铃薯的种植,希望能够帮助您。记得点击、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