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她以月息1分从民间融资700多万元,再以3分的月息转借他人,从中赚利差,可好景不长,对方竟跑路了。她顾不上家人也仓皇出逃,在外隐身埋名艰难生活一年多,最终被警方抓获。10月7日,卲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温岭市公安局逮捕。
100多万元的本,一个月拿1.5万元利息,她尝到了甜头
今年48岁的邵某,温岭人,原在城区一家企业任出纳,夫妻俩年收入20余万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1年5月的一天,同事小陈说,她丈夫朱某经商缺少一笔资金,问邵某手头有无闲钱,利息每月付她1.5%。
之前,小陈多次邀请她到家中做客,卲某知道朱某头脑活络,一直在外经商,家里有两间楼房,还有一辆奥迪轿车,家境看上去殷实。
这时,邵某手头有100多万元的银行存款。她在想,如将100万元借给朱某,每月利息可得1.5万元,比存银行高几十倍。
邵某心动了。她没有和丈夫商量,私自答应了。朱某很守信用,每月按时将1.5万元利息打到邵某的银行账户上。
3个月后,卲某对小陈说:“你丈夫若资金周转不紧张,就还我钱。”几天后,小陈夫妇宴请邵某,席间朱某对邵某说,“你若资金急用,我马上还你, 你若没有用途,可放心借我,利息按原来的约定付,我可把生意扩大。”朱某还称客户送给他青蟹,特地带来20只送给卲某。邵某觉得朱某大方,便没提还钱的事。
月息从1.5分提高到3分,在高额利息面前,她不断借钱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2012年3月中旬,朱某提着丰厚的礼品找到了邵某,称找到一个开发岩矿的项目,利润空间很大,提出借50万元。邵某向亲戚借了50万元,再借给他。一个月后,朱某付了2万元感谢费。
2012年5月,朱某找到邵某说要发展电机生意,缺乏启动资金,表示愿以月息3分借200万元。
邵某认为他有经商胆魄,而且他们之前的合作一直很愉快,便渐渐放松了警惕。
邵某开始从民间吸取资金。她向朋友方某借了150万元,向亲戚王某借了50万元,随后将这200万元转借给朱某。朱某每月付6万元利息,邵某付给方某、王某共2万元,她每月从中赚2分的利息差,即4万元。
受高利息的诱惑,邵某不再考虑朱某借款的用途,朱某陆续找她借钱,她都想方设法向他人借款。从2012年至2014年,邵某以拉存款、存积数等名义,向亲戚、朋友及其他多名社会人员非法吸收存款共计706万元。
刚开始,朱某每月都能如期支付利息,邵某也如期支付利息给亲戚、朋友。
后来,朱某跑路了,卲某也无力垫付利息和本金。其实,三年来,朱某向邵某借的钱,除一部分经商亏空外,大多用于赌博、支付高额利息及个人挥霍。
想着一年有160万元收入,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出3分的月息,一个月付我15万元利息,我借了500多万,月息1分,一个月只付5万元利息,从中可赚10万元。加上我自己100多万元的利息,一年就有160多万元的收入。这比投资什么都强,可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邵某对办案民警感叹。
卲某为何如此信任朱某,甚至着迷?
卲某说,起初对朱某存有疑心,前几次借款,他都按时支付高额利息,随后顾虑渐渐少了。
邵某说,朱某经常宴请她吃饭,几乎都选择在市区有一定档次的饭店,有时劝他没有必要花这钱,他总是说:“我每年有两三百万元以上的收入,花个上千上万元无所谓。”
有一次,朱某叫邵某约上几个借款人吃饭,并送给受请的5个人每人一只苹果手机。朱某就是靠这种手段包装自己,而邵某着迷似的,对他深信不疑。
让人不解的是,朱某每次向邵某借款,她都不告诉他妻子小陈,怕小陈说她赚高利。事后,邵某说自己太财迷心窍了。
因朱某无力支付本金和高额利息,逃跑了。邵某也没有能力偿还亲戚朋友的借款,也玩消失。2015年1月14日,邵某的10多位亲戚朋友向温岭市公安局报案。
潜逃在外的邵某靠做家政、打临工维持生计。她周转于上海、苏州等地,谨小慎微,生怕在熟睡中被突然而至的警察抓走。今年9月4日,温岭警方将其抓获。接下来,等待她的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