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执行查控专线将与全国所有银行实现对接


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如何及时冻结以防止其转移……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人民法院、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络执行查控工作规范》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应当完成本单位与最高人民法院的网络对接工作,并于2016年2月底前完成网络查控功能的上线。
这意味着2月底以后,人民法院将与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网络对接,对被执行人在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的账户、银行卡、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执行法院的执行法官足不出户,可直接通过网络方式采取查询、冻结、扣划等执行措施。
在使用网络查控方面,浙江走在全国前列。据悉,早在2012年4月份左右,我省法院系统就推出了网络查控功能。“当时只能查被执行人在省内银行的存款信息,省外的要到对应的银行柜台查询。”仙居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冯钧荀说。
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的意见》,同时与21家全国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总对总”的网络查控机制,陆续为全国30多个省份的3083家法院正式开通了该系统。
“该系统使法院与国有四大银行以及部分民办银行实现网络对接,但功能仅限于查询、冻结、解冻,划扣还需要临柜操作。”三门法院执行综合科科长顾安宇说。
据冯钧荀介绍,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结果10分钟就有反馈,冻结程序两天之内能完成。但划扣就比较麻烦,根据相关规定,一定要两名工作人员一起去银行进行操作,路远的来回就要两到三天时间。此外,去外地划扣有风险,因为各种原因并不一定能完成,结果白跑一趟。
“如果新的网络查控功能更加完善,能在网上实现划扣功能,那就显得更加便捷、高效,不但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还节约了执行工作人员出差经费。”顾安宇说。

这一办法好,让老赖难以藏身。
银行全国联网好,便于司法机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