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小企业联盟会在深圳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会议举行期间,企业品牌战略专家张小小女士认为,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变革期,传统的“质量+服务”模式已不足以留住用户,品牌建设需要得到中小企业足够重视,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张小小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目前存在三大误区:战略近视,生搬硬套,产品优先于品牌。
张小小女士早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得金融硕士和领导力双硕士学位,多年来致力于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在国内首创“个性品牌计划”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帮助400多家中小企业主完成品牌建设,成为众多知名品牌的幕后推手,是知行合一的企业品牌战略专家。多年的专业经验,使张小小能洞悉中小企业经营短板,她认为中小企业经营最大的问题是对品牌认知不足,导致生存状况堪忧。
统计数据支撑了张小小的看法。截止2017年三季度末,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但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足四成,其中被市场认可并存活下来的中小企业品牌还不到品牌总数的一成。
张小小女士说,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突出问题是战略近视,只看眼前收益缺乏远瞻性,如果品牌建设不能马上拉动卖货,便立即停止投入,没有认识到品牌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持久投入的工程,拼的是耐心和远见;还有的企业主认为,企业小,生存最重要,品牌建设可以等企业长大后再做不迟,结果错过规模膨胀的黄金期。在中国鞋履企业中,曾出现过很多产品服务和质量不次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但由于品牌劣势,只能血拼价格,越拼越难,最后消失在茫茫市场中。
有的中小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但却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导致品牌个性缺失。张小小认为,品牌建设的重点,是要对自身品牌定位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全面规划,不断挖掘自身品牌文化内涵,在品牌的地基上努力开发建设,差异化定位,发掘品牌个性,提高品牌辨识度。
另外,我国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上舍不得投入,资源投入斤斤计较,产品优先于品牌。张小小表示,实际上很多大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舍得在品牌建设上投入,例如我国奶业巨头蒙牛乳业,企业起步时有1000万资金,却舍得拿出300多万元做品牌,企业还未注册,企业识别手册就已经做出来,这种强烈的品牌先行意识对蒙牛的开疆拓土功不可没。
作为企业品牌战略专家,张小小对中美中小企业品牌运营管理做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意识更加成熟,无论在品牌的建立、创新、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张小小透露,苹果公司成立之初,logo由创始人韦恩设计成中世纪风格的铭牌形式,和高科技产品风格背道而驰,而且毫无品牌辨识度,一年后乔布斯意识到这一错误,马上花重金请麦肯纳创意总监罗勃?詹诺夫(robjanoff)设计苹果logo。罗勃?詹诺夫曾为包括ibm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设计过logo,他不负乔布斯所托,设计出经典的苹果logo,40年沿用至今。“小企业,大品牌,每个中小企业主都应该有乔布斯这种远见。”张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