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 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的是解放初期, 国家为了照顾那些打下江山受过伤流过血的老革命战士, 给予了他们一些特殊待遇如配备专职司机保姆, 医疗全保障及疗养, 住独栋别墅等等。然后过了几十年, 这些老革命都先后辞世, 但这个给高级干部的特殊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 最后甚至一些靠假文凭升大官的官员, 享受着比打下江山的老革命更为特殊的生活待遇, 比如生病了配备全部是顶级医疗专家组成的医护小组, 住高干病房, 小病大养去风景圣地住疗养院, 司机秘书保姆警卫一群人呵护着。据前卫生部副部长说,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 这些官员占有了国家卫生拨款近80%的医疗资源。医院享受很少的国家卫生拨款, 医院发展、购买设备、交水电费包括医生护士的工资,都要靠自己去赚, 这便是医院被逼创收过日子老百姓哀叹“看病贵”的根源。
看到后感觉真的成分大, 因为老头在医院见过一大群主任级的医生和护士在高干病房围着某一个官员团团转, 老头也在庐山疗养院见过这种一大群人呵护着疗养的官员。习总打出来的那些“老虎”,大家看到的是贪了多少多少, 而他们享受的种种特殊, 同样是一个大的吓人的数字。
要改掉这种特殊化太难了。现在的官员太多, 寿命都长, 一年年积存下来是一个大得难以想象的数字。不但政府官员多, 连一个大学官员都多得没法说。如今的大学很多是副省级, 下属种种学院是正厅级, 学系主任是县处级。有在大学教书的朋友说: 领导班子一礼堂(领导班子开会,党政工团妇各主管分管领导、各学院正副职领导,最低的是副厅级,要坐满一个礼堂), 中层干部一操场(中层干部开大会要用操场了),职工大会运动场。
一个小小的基层单位, 党政一二三四五六把手还不够, 还要加几个享受副职待遇的“助理”。这么多官, 让老头想起了旧南昌的民谣: 老大大脚板, 老二近视眼, 老三呱呱叫, 老四冒人要, 老五叮叮壳(敲), 老六卖膏药, 老七挑担水, 老八碰到鬼,老九去告状,老十坐班房。
老大脚板大, 会跑官要官, 会四处拉关系, 所以做老大。老二万事看不清, 糊糊涂涂跟定老大走, 稳稳地做二把手。一个单位,总得有一个干实事的,这人常常做不了一二把手。老三是干活的, 群众称赞呱呱叫。老四是多余设的职务, 冒有人觉得需要他。老四都多余, 老五更多余, 闲的难受整天折腾出各种杂音表示自己存在的价值。老六闲得无聊整人玩, 拿几张膏药看谁不顺眼就贴谁。老七分管宣传,天天上网灌水, 一担一担水地灌。老八分管青年和妇女工作,喜欢找年轻女职工谈人生谈理想,喜欢逛娱乐场所。走多了夜路,总有碰上鬼的日子。到了九把手,实在是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分管,老九心怀怨恨,写匿名信到处告状。上级部门来查,却查出了老十游手好闲聚众赌博,于是请老十去拘留所坐坐。
....老九切告状,老十坐班房......
谢谢补充完整。我已修改,再次感谢。
好玩,小时候常挂嘴边
楼主这篇帖立即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老大到老十的这个儿童歌谣又从我脑海最深处的记忆中被发掘出来了。哈哈。
还有很多,比如蚂蚁子蚂蚁子拖拖,大大细细都来拖拖。。。。。。
嫩屋哩娘,搭搭壮,穿条破裤头子切照相;
嫩屋哩牙,四脚蛇,蹲在厕所恰油炸;
嫩屋哩婆,开摩托,骑到一半跌不了陀;
嫩屋哩公,发了疯,一巴打死欧阳风。
很有意思!我小时候南昌没有摩托和油炸,这是新儿歌。
嗯!欧阳风应该是欧阳锋,七八十年代的射雕
写的好!俗话说,要毙就毙主席台,要捉就捉前三排。天天开会,喊廉洁喊的震天响的都是TMD贪官!
前来个前来,后来个后来,骑马坐花轿来
是这样的。我们小时候也有说:先来个先来,后来个后来,骑马坐轿子来。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