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以下几点,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是梦

(一)、中国梦环境中的中国企业.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是“中国经济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温家宝语).而不可持续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四个和谐:人与企业的和谐.股东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和谐,企业经济指标与环境保护指标的和谐,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二)、世界500强不应该是,中国企业的榜样
纵观近百年世界的变迁,资本主义虽然战胜了僵化的社会主义(苏联体制),但自己也回到了垄断的寡头的资本主义,制造了两个不可逆转的危机:阶级两极分化的危机和生态越来越恶化的危机。
在美国,30%以上的家庭净资产(包括住宅和投资)少于1万美元。这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是低的.而不到1%的寡头却拥有90%的资产。
市场变得高度不可预测.金融变化可在瞬间发生,资金在不可控的方式流动.“人们被裹协进了一个它们感到无能为力的全球经济”(明茨伯格语)。
生态的恶化也是众所周知.更为可恶的是美英发达国家的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自己的经济性)制造了全人类的外部不经济性。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变得十分脆弱.人类将面临在地球上消失的危险。
(三)、企业的存在决不是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消费需求
消费心态的恶性膨胀,已经扭曲人类的良知。无节制的消费导致人类的劳动成果被大量浪费,奢侈无度的物欲横行导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犯罪。
印度圣雄甘地曾说:一定的物质享受是必要的,但是超过这个度就变成了障碍,创造出无穷无尽的需求再满足它,这是一种欺骗和圈套。
这些都是以一个叫企业的组织发端.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企业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组织,企业的所作所为往往对社会有指向性。所以建设可持续社会必须先建设可持续企业。
管理学的先知芙丽特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单位而且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它与社会的关系也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作为可持续企业这是关键。
(四)、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危机的根源.
由金融市场左右的企业,不得不拼命追求市值,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必然以短期行为尽快达到目的。这样的企业可持续吗?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转移成本,不惜牺牲环境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只为达到企业一己的利益,这样的企业能持续吗?
(五)、企业必须是合格的社会公民
有的企业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社会公民,不尽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危害社会,搞得民怨四起人人不安.这样的企业该持续吗?
企业行为可不是个人行为,它的一举一动,不但影响到员工,还影响到客户用户、供应商、企业周边的老百姓,即使是几百,一千人的小企业,也会有亿万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有谁掂量了这亿万人的份量?
无论何种企业,都不是为一时一事而存在,它的经营必然涉及到子孙几代的利益,一个小小的企业只把污水排进地下,就会把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变成坟场,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凡是为一时一事而存在的企业,凡是只为赚一把钱而无长远使命目标的企业,凡是只靠寄生关系存在的企业,凡是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企业都是不可持续的.
(六)、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
企业的可持续问题,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国计民生问题,人类的可持续存在问题。要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先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只是一个战略定位问题,也不只是管理是否规范的问题,甚至也不只是现金流充不充足的问题,而是一个发展体系,,法治机制的问题。企业的长青基业就决定于是否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决定于国家是否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机制。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企业必须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借鉴存在于奥地利.丹麦.芬兰.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的莱茵国家的”协调市场经济学“,排除英美英语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学”。
然而英美模式凭借美国的mba教育体系,强大的媒体力量,对国际金融机构贸易机构的控制和美元的力量加上强大的军事存在已经植入我们的经济肌体.成为我们企业界先入为主的符咒,需要我们以更强有力的存在来抵制它。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应由下列二十个要素构成:
一.领导人。可持续企业的领导不应是一个人唱独脚戏,应该有个卓有成效的领导团队,即便是最能干的人,也必须“一个好汉三个帮”.搭个好班子,依靠这个班子是可持续企业的第一要务.
二.决策。企业天天都有需要决策的事。可持续企业迅速果断的决策来源于领导班子日积月累的共识,尽管看起来是一个人决策,也完全能代表班子的意见。
三.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企业思想行为的大约束,是企业的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就像冷庙只有菩萨没有神。可持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只是贴在墙壁上,挂在嘴边上.而在员工的言语行为上。
四.企业文化。可持续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宗教”,有浓烈的文化氛围,很有特色,对于不信这个“教”的人是排斥的。它是企业的凝聚剂。
五.基础管理。基础管理就是夯实管理基础。它的任务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养成员工行业需要的好习惯和作为一个组织需要的好习惯。可持续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就是因为它的基础管理很扎实很到位。
六.环保责任。可持续企业把保护环境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产品生产、产品包装产品使用、产品回收到企业环境,员工生活.员工意识和行为习惯都渗透着环保意识。可持续企业不会追求无节制的消费行为,而视过度消费为可耻。
七.企业独立性。可持续企业注重自己独立的经营能力,不依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照顾.不伸手向政府要这要那.甚至还常为政府排忧解难。
八.金融风险。可持续企业保持自己资本的自主自立,不搞资本运作,也不为资本运作搞企业并购,强烈抵制资本市场的压力,在股票市场吸引的是长线股民,不以市值作为自己企业的经营业绩,而看重自己的产值和利润。
美国企业资本是由股票市场提供的,它们对企业没有长期承担,也无兴趣员工提升、更无兴趣研究开发。
而德国企业的资本是里由银行提供的,不得不追求长期效益。
九.员工的职业生涯。可持续企业视员工为 第二位利益相关者,是公司的资源,不是公司的负担。公司只有把员工的长远利益放在心上,员工才会把公司的长远利益放在行动上。企业应实实在在是每个员工的家。
十.员工流动率。由于可持续综合因素,可持续企业员工流动率一般在年8-12%上下,主动流动的员工占流动人员的比例很小。这样大大稳定了熟练员工的队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员工流动率是企业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可持续企业不把裁员当作企业紧缩的选项。
十一.员工培训。可持续企业把培训当作对员工的最大福利,培训不是成本而是利润。每年对员工的培训不能低于40小时,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这种培训不可能通过课堂讲授获得,需要现场教授。培训的目的不只是改变员工的认识,主要是改变员工的行为。可持续企业培训时间是会议时间的几倍。
十二.与客户供应商关系。可持续企业视客户和供应商为企业共同体和利益相关者,决不是“o和关系”,而是双赢关系。与客户和供应商仅保持买卖关系极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供应商则是企业的亲兄弟。
十三.企业高管的任用。可持续企业的高管原则上只在企业内培养,就是外招也一定有个很长的试用适应期,不认同企业文化,没长期目标的人无论如何做不了高管。那种高管出进不断的企业不可能是可持续企业。高管一旦任命就要信任他,支持他.创造条件让他创造业绩。
十四.产品和服务质量。可持续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提升是个经营管理全方位提升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个举措.一次活动就能到位。它一定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不断改进的结果,一定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主客观要素不断完善的结果。在产品和服务上,任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都是犯罪。
十五.创新。可持续企业认为企业创新是不断改进全面创新的过程,不追求激进的大突破式创新。创新不可能只停留在产品技术上.而是在战略战术的所有层面上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上,可持续企业把创新当作文化追求,着力打造,一支敢于创新,能够创新,乐于创新的员工队伍。
十六.企业的长期视角。可持续企业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会确立一个很有奔头的使命目标,做什么决策都会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长远安排。对于重要高管的任期都会要求更长一点,五年八年干不成具有长远价值的大事。从不欣赏短期的成功,从不用心于短期暴利。长期视角就是可持续视角。
十七.竞争手段。可持续企业绝对不会打价格战,因为这是一种短期的取巧行为。可持续企业的竞争手段是
1.不断提升自己服务与产品的价值,保持产品与服务的优势.
2.不断战胜自己,而不是竞争对手。和竞争对手不是敌对关系而是相互帮助的关系。
3. 优化与客户.经销商、用户、供应商的商业生态关系,共同维护市场的健康运转。
十八.利益相关者这样排队:一般企业把老板利益. 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可持续企业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员工利益放在第二位,社会责任放在第三位,然后才是股东利益,老板利益。
十九.社会责任。可持续企业把对社会尽责当作己任,不论是救灾抢险,还是扶贫济困,帮助弱者残者也都尽力而为。在企业内已形成对社会尽责对他人尽责的文化。一种强烈的感恩心理使员工不会忘记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二十. 社区关系。一般企业视周围社区为陌路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没有认识到社区氛围对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持续企业把社区当作企业的延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尽力帮社区解决就业和就业培训问题,并鼓励员工休假日多到社区做志愿者。
凡世界上又强又大.百年不倒的企业都有可持续特征。如:德国宝马----1916年创业.员工10多万.价值400多亿欧元.是公众和家族模式企业。
瑞士诺华----制药.1996年创业.员工八万来人.产值250多亿美元.是公众公司。法国岂弛----清洁系统.1935年创业.员工5400人.产值10亿欧元.家族企业.不发年公众股票.经营保守。
可持续企业和不可持续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径。
(八)、我国必须建立一套可持续企业发展机制。
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口号已三十年多了,可持续企业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走的路或应具备的要素。 我们应采取:
1、通过权威机构发布可持续企业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2、建立可持续企业培训体系。
3、建立可持续企业的认证体系。 ①可持续企业的要素模型。
②可持续企业的指标模型。
③可持续企业的评价方法。
④可持续企业的认证过程。
⑤可持续企业的认证结果应用。 这是一个整体社会工程,不是一两个企业可以实现。目前我国可持续企业还是十分稀缺,可以先搞试点,再逐步推广。我们相信,经过十年八年的共同努力,可持续思想肯定能在绝大部分企业扎根。到那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能实现了
作者廖代月,系资深管理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