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的野心:办公软件打通淘宝,上线导购,有老板为它发10万红包

三岁半的钉钉,完整经历了从无到强的涅槃。已拥有700万企业组织用户的钉钉,和ceo无招正步入高光时刻。24日晚间发布的产品升级及硬件新品,钉钉将其定义为“新工作方式”,这无疑为百亿级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投入一枚深水炸弹。
撰文|予文
编辑|祝同
晚上7点半,陈航终于有时间吞了几口晚饭。14页的逐字台本摊在面前的小桌上,重要段落已用黑色签字笔做出标注。
弓身坐在低矮的沙发中间,周围身着统一公司文化衫的同事进进出出。陈航被淹没在此刻的嘈杂环境中,化妆间明亮的暖黄色灯光也没能完全遮盖住他脸上的疲态。
一个小时后,钉钉的发布会直播准时开始。穿着深蓝色衬衣的陈航站在舞台中央,又恢复成那个战斗力满格的无招。无招是陈航的花名。提起钉钉ceo,大家第一反应还是无招,而不是陈航。
这场在深圳召开的2018春夏新品发布会,钉钉推出一揽子产品升级及硬件新品。无论是打通手淘入局新零售,还是以短视频开启新校招形式,钉钉都在试图定义一种“新工作方式”。
当晚,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也通过视频亮相。三岁半的钉钉从无到强,从被内部唱衰到被市场簇拥,陈航和他的钉钉正步入高光时刻。
如今可见的是,钉钉在百亿级企业级服务市场的野心,与陈航日渐稀疏的头发一样明显。
700万背后
24日晚间的直播发布会长达两个小时。现场最先被点燃的,是无招在开场就公布的用户增长数据——截止2018年3月31日,钉钉的企业组织数量已超过700万家。
上一次钉钉的企业用户突破500万时,是以2017年9月为界。这意味着,短短半年内,钉钉仅企业组织用户就增长了约29%。
《2018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趋势报告》中指出,智能移动办公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500亿元。
虽然众多企业在紧追这一风口,但目前智能移动办公市场的头部效应明显,钉钉成为企业智能移动办公首选。第三方数据显示,钉钉在智能移动办公领域市场份额占比最高,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且超过第二至第十名活跃用户数的总和。
具体来看,钉钉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全部一级行业和全部96个二级行业,从超大型企业到微型企业在内的全部企业类型,而且各企业类型的增速都非常显著。上门服务也覆盖全部334个地级区划(市)。作为中国原创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出海,钉钉启动国际化半年时间,用户已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活跃用户数增长400%,组织数增长500%。
这700万企业用户的画像也颇有特点。
地域划分上,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为龙头;行业分布上,it互联网领域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名。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用户类型的成长增速中,政府组织成为增速极为亮眼的一支,这得益于政府等官方部对工作效率的追求日渐趋高。
快速成长的同时,关于企业用户中背靠阿里的商家资源占比如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招首次正面回应。
“认为钉钉是阿里所有商家在用,这是错误的想法”,无招透露,事实上这一数字比例不超过5%,“我们今天的成长完全来自于口碑,跟阿里巴巴的电商企业基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电商当中的很多企业确实会因为口碑使用钉钉”。
事实上,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和组织,在使用第三方的服务平台时,安全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顾虑。这也是钉钉受到市场青睐的原因。在钉钉内部,数据和隐私安全一直被作为一条基准线,指导各项业务落地。
获得soc2type1、iso27001、iso27018以及公安部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认证在内的数据“安全认证大满贯”,是钉钉目前最为骄傲的一项记录:这标志着钉钉对于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达到了顶尖的水平。
在普华永道出具的soc2type1服务审计报告中,钉钉通过了安全性,保密性和隐私性三项原则的审计,而通过隐私性原则审计,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五家,钉钉在国内是第一家。
对于企业关注的钉钉专有云,无招的介绍是,钉钉专有云是基于阿里云基础上打造的企业专有云,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数据物理隔离,独立的安全监管、自主审计策略,所有的企业数据都属于企业自己。
“钉钉专有云是中国第一个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自主创新的专有云解决方案。我们把全中国最先进的云技术,赋能、共享给每一家企业,让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钉钉云。”无招说,现在,蓝凌、氚云、蜂维等生态伙伴正在标杆客户上全力共创基于专有云的专属钉钉产品。
赋能新零售
在企业级服务领域,钉钉这次丢下了一枚足以搅动市场的重磅炸弹。
针对商业场景,无招宣布,钉钉将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新商业套件。这个一站式套餐解决方案,有些类似于肯德基的“全家桶”,企业只需选用这个套件,多种商务场景都可以满足。
套件主要包括企业主页、企业广场、智能云客服、ai实时翻译、智能导购、企业邮箱、智能办公电话等功能。其中的智能导购,被称为阿里新零售的“王炸”产品。
无招的解释是,钉钉+手淘所做的阿里新零售,核心关键是要改变组织的工作模式、分工、利益分配。 “我们实现了钉钉和手淘的互通,让中国最强的组织管理平台,与中国最强的消费平台强强联合,企业开始真正跨越线上线下边界,实现组织化的全域精准营销和在线数字化。”
具体例子而言,过去许多顾客会前往护肤美妆的实体门店进行试用,但转身就选择上网购买产品。这对线下的导购员的收入来讲是极其不利的,也消减了她们的服务热情。
智能导购的功能之一,就是利用钉钉+手淘的数据打通。导购在线下通过服务所建立的会员关系,其在线上门店消费时,销售额和提成将同步计入导购的数据中,同时可到线下享受相关服务,消弭网上门店和线下门店的边界。
这样的做法,在实际提升了导购的收入同时,也快速为品牌积累起会员资源。
护肤品牌林清轩是该功能的首批尝鲜者。数据显示,林清轩接入“智能导购”后,会员招募效率提升30倍,以前3年发展会员40万,现在3个月积累100万,企业销量也提升3倍,导购人均业绩增加了1倍。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总结出成功尝试的经验:要舍得去做利益分配,照顾到线下导购的生存空间,不要打压和颠覆她们。 最关键的是要释放顾客的自由购买度,“躺在沙发上购买产品,依然可以得到线下店的服务。”
“现在有一种落后的业态叫百货,还防止员工拿出手机来,这是一个孤岛。”林清轩在全国有2200多名员工,从今年2月开始全员开始使用钉钉工作,最初为了鼓励大家使用这种更为先进的工作方式,孙来春在春节时发了十几万的红包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而作为传统零售向新零售转型代表的大润发,同样将钉钉视为制胜新零售领域不可或缺的依托。
“大润发员工超过20万,393家门店遍布全国超过30个省份,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怎么跟我的员工有效沟通,”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作为集团内部新业务的主力推动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过去我们很难看到一线员工的绩效,现在是透明化的管理。钉钉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实现高效沟通和透明化管理最好的工具。它解决了所有企业智能化的难点。”
到目前为止,已有303家品牌参与了“智能导购”的首批尝鲜,覆盖2.5万家门店和7.2万名导购。
除此之外,钉钉还一并推出智能硬件新品——智能门禁d2、智能打印云盒p1。其中p1是钉钉和惠普合作研发的全球首款智能云打印产品,重新定义了智能云打印方式。拥有p1,相当于公司里的员工人手一台云打印机,实现免装驱动、手机打印、远程打印、全员共享、一键扫描、耗材成本查看等全系列功能。
智能门禁d2是钉钉与魔点科技合作,赋能传统门禁市场。无招介绍,支付宝是全球把人脸识别引入金融级应用场景的第一家公司, d2采用和支付宝一样的人脸算法识别技术,其精准识别率达到99.99%,识别时间0.6秒。除此之外,d2还具备智能深度学习的能力,在线持续优化算法,不断提升识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但在此背后,钉钉有更大的格局。无招认为,以钉钉的“新工作方式”,将成为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物流“五星战略”的基础,核心本质是通过钉钉实现组织变革。
短视频切入校招
发布会前一周,钉钉在官网微博的一则海报中的文字引人遐想:表面之下,被“遗忘”的大多数,即将播放,相信能引起短视频界的“地震”。
此话一出,外界纷纷开始猜测,这是否是阿里和钉钉将入局杀红眼的短视频市场的信号,与抖音等短视频迎来正面交战?
答案在发布会当晚揭晓,出乎所有人意料——钉钉其实是以短视频切入校园招聘,将应届毕业生和企业间的信息打通。
在钉钉软件端,这被称作“新校招”。产品的初衷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不“只凭运气”就遇到自己理想中的“未来bat”,让招聘变得更加透明。
大致流程是,学生找职位,可直接在钉钉看企业主页,通过视频流,真实地了解企业。通过点击钉钉企业广场里每家企业详情,企业的认证信息,工商信息,芝麻信用分都可查看,在大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道“信任”安全屏障,这对找工作的大学生是很重要的社会安全保护。同时,企业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企业风貌、办公环境、企业发展历史等,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同时,企业收到投递消息后,便可以主动联系学生——通过视频面试的方式,不仅可以迅速了解学生的特长,还能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通过钉钉就可以完成企业的第一轮“初面”。
无招介绍,中国有4300万大大小小的企业,其中600万左右是针对校招的,每年的毕业生在800万左右。由于信息不透明,企业和学生无法做到精准匹配,这是钉钉走访了上千家企业,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小企业后,获知的招聘痛点。
另一方面,毕业生尤其是那些非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时面临找工作的困难。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渠道,导致机会少得可怜。学校里的大型招聘会就那么一两次,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宣讲会也很少,如果错过了或者意向的企业没回复,后面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更难。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改变了很多行业,但校园招聘领域还是停留在二十多年前摆地摊的方式。这个行业并没有享受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透明和公平。”无招说,钉钉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希望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解决就业机会和资源不均衡问题问题,带来就业公平。钉钉新校招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的解决方案。
“通过钉钉新校招的应用,我们完全可以将传统校招的三个问题:耗时,费力,低效,转变成简单、高效、靠谱。”无招说。
发布会现场,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也通过视频为“钉钉新校招”发声。他从教育脱贫的角度阐释了新技术为透明招聘、就业公平带来的意义。“让贫困地区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一直是阿里巴巴关注的事情,去年年底阿里巴巴成立了脱贫基金,未来5年投入100亿到脱贫上面,教育脱贫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钉钉新校招结合了大学生就业需求、中小企业用人需求,再加上新商业和新科技的结合,希望众多寒门子弟通过钉钉这种全新的招聘方式,获得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
成长的挑战
钉钉三岁半了。
2014年5月,无招带着几个工程师一头扎进了阿里福地:湖畔花园——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都诞生于此。没人能想象当初脱胎于“来往”的钉钉,在企业级服务市场啃下这么大的盘子,包括无招本人。
在2b市场,要复制一个“钉钉”几乎不太可能,这源于它的独门优势。
无招将其首要归因于背靠阿里。“你得足够强大,不差品牌、开发、钱、资源,如果没有这个,本身的基础就不存在。现在钉钉都是免费的,要保持在各种网络条件下顺畅沟通,在全中国的网络布局和服务器以及工程师。现在光bat一个员工的年薪加起来多少钱?它超级耗费钱和资源,就算是中型公司也受不了。”
除此之外,无招认为是钉钉这帮人“足够拼命”,“真正的bat三大公司里面,找到真正保持原创,真正拼命的公司有几个?很少,他们创业去了。我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我们这帮人足够傻。”
事实上,钉钉的不同寻找不仅体现在成长之路,团队风格、准则都被烙印上深刻的“无招印记。”
在许多互联网公司被视为基础的逻辑,在无招眼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新商业套件、还是新零售抑或新校招,你问无招:这样做的产品逻辑是什么?他的回答都是那句:没有什么高深的逻辑,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在哪里,钉钉就解决什么。
在钉钉内部,诸多产品之间如何打通?“这么多产品在一起,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面,每天开会大家在一起聊。如果连面对面都解决不了问题,还用什么机制?这就是最高效率。”无招说。
为了提升公司的沟通效率和透明度,钉钉本身的工作方法也在不断进化。
在钉钉内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