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赴美投资办厂 遇到的不都是好事儿
2016年底,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被曝因国内税费过高,赴美投资10亿美金建立工厂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该工厂将通用汽车位于俄亥俄州的一个废弃工厂加以改造,为当地提供超过1500个工作岗位。
当初,曹德旺决定在美国投资办厂的时候,第一财经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谈到中国实体经济的问题,他娓娓道来中包藏着大忧虑: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
商人是逐利的,曹德旺也不例外,在采访中,他说道:
美国没有增值税,我们有增值税。美国只有所得税40%,你赚到钱,美国的所得税35%,加地方税、保险费其他的这些5个百分点就是40%,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因此在美国做工厂的利润比中国高。
很显然,曹德旺在这个问题上是精明的,也很会算账。
然并卵。
很快,我们看到了另一则新闻。
据报道,美国雇员不能接受车间作业环境恶劣、工厂存在安全隐患。福耀的美国雇员们纷纷发声,以“长时间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中”、“操作不规范”、“请假制度太死板”等原因控诉福耀集团。
曹德旺随后回应,福耀在今年3月与其达成和解协议,投资约700万美元用于改善工厂的安全相关问题,罚金已降至10万美元,这部分钱不足以对企业造成任何影响。曹德旺同时表示,“在美国,如果一个企业真的被发现环保有问题,1000万美元、1亿美元都没用,等待你的首先是工厂暂停生产,进入整改,直到符合标准才能复工。
显然,当初的曹德旺只看到了在美国投资建厂的好处,而没有看到其他不利的方面,一厢情愿地认为在美国像在国内一样,什么工人权利,什么环境问题都那么容易解决,他自以为是的认为,美国工人的工会像国内一样,却没有想到,这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次福耀再次被卷入舆论漩涡,关于“外国的月亮并不圆”、“聪明反被聪明误”等言论此起彼伏。
其实,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要看到国际环境的不同之处,不用想当然,要适应当地的法规,做出合理的改变。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展,走出去的国内企业将越来越多,在此希望所有的先行者们充分了解国际经营环境,免得屡次遭遇曹德旺式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