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老照片 浓浓兄弟情


朝辉是温岭大溪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照相还是一件奢侈的事。在仅有的几张童年照里,他总是和哥哥朝阳站在一起。
朝辉5岁,朝阳7岁,兄弟俩在大溪镇政府前留影。哥哥满脸好奇,视线追逐着镜头,弟弟手指掐着衣角,眼神游离在镜头外。兄弟俩表情迥异,唯有撇着的嘴角,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朝辉13岁,朝阳15岁,兄弟俩又照了一回相。在自家门前,两人穿着中山装,头戴军便帽,端正地站立着,笑得一脸灿烂。

哥哥朝阳7岁,弟弟朝辉5岁

哥哥朝阳15岁,弟弟朝辉13岁。

2011年拍的,左边是哥哥朝阳,右边是弟弟朝辉。

“当时我身上的衣服,全是哥哥穿过的。”朝辉回忆。上世纪70年代,“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朝辉体形瘦弱,哥哥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不服帖,只得把衣袖和裤脚往上捋。只有到了新年,母亲才会破例为他置办一身新衣裳。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兄弟俩对穿着从不苛求。不过,这次拍照前,他们臭美了一番,向堂叔借了“道具”——两顶军帽。堂叔刚退伍回乡,几乎是全村小孩的偶像,兄弟俩整天追在他身后跑。“戴上军帽可威风了,我们俩也过了一把当兵的瘾。”朝辉说。
“咔嚓”一声,相机定格的一幕,嵌入到兄弟俩的回忆中。一晃眼,33年过去了,兄弟俩步入中年,也早已各自成家。当年身后的小梨树长成了碗口粗,汇聚童年欢笑的老宅也拆了,兄弟俩的感情依然如故。

“这么多年,我们兄弟没红过脸,有什么事都会相互帮衬。”这份平凡而又温暖的兄弟情,令朝辉铭记于心。从小到大,哥哥一直关照着他。当16岁的朝辉还在上学,18岁的朝阳去了北京闯荡,后来又去了上海。兄弟俩聚少离多,不过,每次回家朝阳都不忘给弟弟带各种小玩意:生肖牌、巧克力……哥哥送的每一样礼物,朝辉都记得很清楚。
不过,小学时收到的那份礼物才是最难忘的。那时候,兄弟俩不在一起上学,每逢周末才有见面的机会。有一天,哥哥放学归来,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把糕条(一种小点心),献宝似的递到朝辉面前。上小学时,兄弟俩的零花钱极少,买零食已经是一种奢侈行为了。一捧糕条的味道,让朝辉终身难忘。
王佳飞

弟弟很白,哥哥很黑哦!哪怕是老旧的黑白照片也能看出来。
没有PS的老照片才动人啊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