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碧眼伤了心,文远威震逍遥津


“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吕布下邳败亡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
濡须之战后,张辽与李典、乐进等镇守合肥,并多次击退孙吴的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披靡溃败。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张辽为历代推崇,并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三国志》: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诸将皆疑。
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合肥,北通淮河,南达长江,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曹操集团的重要军事据点。
曹魏南下,吴守濡须以拒;孙吴北上,魏守合肥以待。
建安二十年 (215 年) ,孙权亲率大军直扑合肥。
孙权麾下将领有吕蒙、甘宁、凌统、蒋钦、潘璋、陈武、贺齐、徐盛、吕范、宋谦。
而合肥仅有张辽、乐进、李典及护军薛悌的七千守军,曹操在关中、
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
于是张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犒之“,准备战斗.
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直冲至孙权麾下。
权见辽来势凶猛,大为惊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
辽左右麾围,直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
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自早战至日中,吴人夺气。
辽等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诸将十分佩服。
孙权攻打合肥十馀日,始终攻不下来,于是还军退师,张辽率诸军乘势追击,几乎捉住孙权,
据《魏略》记载,此役之后
《魏略》:“江东小儿啼,恐之曰:‘辽来,辽来!’无不止矣。”
hhhh
张辽能以区区七千人,大破十余倍之吴,
其一是料敌机先。
其二是灵活善战。
守城时不一味死守,而应攻守兼杂,曹操看了后“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其三是有备无患。
张辽等人屯合肥数年,也早有所准备,故孙权屡攻不下。
四,孙权自恃人马众多,轻视对方,被偷袭。关键是自己还亲征,最后差点被杀。
开会的时候,被间谍把情报传出去了,结果张辽最后出来,发起反冲锋。
影响:
《吕蒙传》“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ps:
王歆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从征柳城,格斩蹋顿;并镇合肥,突权麾下。以八百破十万众,贲育不过其勇也。合肥之战,胜不侥幸,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敌于先,乘敌不备,破敌未合。权以重兵来犯,以为当者披靡,城守皆深沟高垒,不敢出应,是以惰将统骄卒。逆而击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众,以强践弱,前指渠魁,立夺三军气也。设权杖槊当道,被矢不退,小大之势在,则辽必无功矣。不体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敌,是权在合肥之谓也。辽既破贼,长屯居巢,以慑吴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将,鲜能终始,时移势易,胜负难以逆料。而“张辽虽病,不可当也”语,是真畏敌也。辽能全功,或端赖权之功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