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近50多年来早已绝迹的“黄毛粘”又重现人间!孝感民生视点 2016-11-27 20:17
孝感近50多年来早已绝迹的“黄毛粘”又重现人间,不吃菜可以吃两碗饭!
民谚有云:黄毛粘,两头尖,一人吃饭两人添。说的是一种叫做“黄毛粘”的稻米,因为口感香甜而广受大家喜爱。然而,据说由于这种稻米产量低,近50多年来早已绝迹,最近,失传已久的黄毛粘又重现人间,勾起许多老孝感人的美好回忆。
失传稻米喜收获传承美味经典香
我叫黄毛粘,别看我今年100多岁了,在大米界还算年轻人呢!看起来我和别的大米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曾经在我的家乡孝感,我可是人们餐桌上备受追捧的宠儿呢!
市民黄凤云
小时候听老人说 黄毛粘两头尖一人吃饭两人添 就说明它好吃啊
市民刘望清
黄毛粘确实好吃 口感非常柔软非常甜 不吃菜就能吃两碗饭
【记者出镜】细长的稻叶 隐藏在其间的稻谷向四周倒伏就这样看过去啊这一片稻田并不太好看也不起眼 但是剥开里面的米粒呢 两头尖尖自然泛黄 放到嘴里面嚼一嚼 就这样生吃也能感觉到一股清甜的味道 这个就是黄毛粘
黄毛粘,早在100多年前,孝感各地农户都有种植,然而,这种米虽然好吃,但因为品种特性后来逐渐绝迹。
孝南区农业局正高级农艺师汤俭民
解放之后我们国家的水稻品种不断改良 产量不断提高 所以这个黄毛粘品种产量过低 60年代以后基本上就不用它了
三年前,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找到水稻育种专家汤俭民,希望能找到黄毛粘种子。
孝南区农业局正高级农艺师汤俭民
我在我的储藏库里找 找了很少量的 只有两把种子 只给了(他们)几百颗
在老汤的工作室冰柜里,我们见到了这份1964年留存下来的种子,泛黄的牛皮纸袋仿佛在诉说那尘封已久的舌尖故事。而由于品种特性决定了产量不高,黄毛粘注定需历经岁月打磨,慢慢成长壮大。
孝南区农业局正高级农艺师汤俭民
这个品种杆子高杆子细 一遇到风大一点肥料重一点就倒伏了 产量就很低了
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斌
在汤老师的指导下 我们把几百粒的黄毛粘种子经过精心的培育 第二年就生产出了几十斤 可以种几亩田
通过提纯复壮、优中选优、精心培育,再加上原生态传统种植方法,三年时间,经历了四五次繁殖,如今,黄毛粘的种植已初具规模,眼下,老汤又来到田里查看指导,他寻思着,继续改良培优,总有一天,让黄毛粘重新爬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让传统饭香远飘全国。
汤俭民&吴斌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适时播种//第二个就是要施好肥 用有机肥是最好的//第三个就是管好水 适时晒田 田要晒得硬一点不要让它倒伏 晒田的目的是让它不倒伏
新闻爆料热线:0712-2320011
微博:@孝视新闻眼
每天同步更新,更有电视之外的精彩!
江西好像蛮多这样的黄粘米
到处有卖的
真的吗??估计要涨价了!! 我还是觉得泰国米 好吃!!! 可惜贵,而且买不到正宗的!!
中国现在都在搞转基因大米!!产量大,但味道不行!!
以后 屯田!!把所有没人种的田全部承包!!专门种非转基因大米!! 卖高价!!卖给特供部门!!
还有非转基因的油菜,大豆。。。。。。。。 只种非转基因的!!
以后中国进口粮食和油都会大涨!!因为人民币兑美元在持续贬值!!
价格才是关键!!太贵了,没市场!!!
【孝感同城会】QQ群, 165540159,欢迎大家~
听说过这种大米。
转基因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