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支队三大队民警成功帮助
安徽夫妇找回失散4年亲人
近期,支队三大队民警成功帮助一对安徽夫妇找回了失散4年的亲人。8月8日清晨,一对年过6旬的安徽宿州夫妇连夜坐车9个多小时赶到三大队队部,一把抱住了失散多年的儿子放声大哭,所有的思念和辛酸顿时化成激动的泪水,无不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谢谢你们,你们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激动过后,这对夫妇硬是跪在地上向民警深深地表示了心中的敬意与感谢。
一个细节引发寻亲故事
8月7日傍晚,支队民警张升和同事正在G3高速衢南段巡逻,突然发现路边有一行人正埋头赶路。张升立即让他上车并准备将其带离。这是一位看起来20多岁的年轻小伙,面容姣好,能清晰说出自己的姓名、去向等情况。以往碰到类似情况,民警一般会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并带下高速。然而一个细节引起了张升的怀疑:这个小伙子穿着一件厚厚的长袖体恤,与这炎热的夏季实在有些不相称。随着询问的深入,民警发现年前的小伙子有很多“疑点”:如答不出自己老家在哪个县市,自己的父母是谁,有时说着说着就会突然出神的盯着前方,嘴角还不时的轻微抽搐。民警怀疑小伙子的精神状况,于是,决定将他带到枫岭关执勤岗亭作进一步调查。
一份坚持找到久别亲人
到岗亭后,民警想通过小伙子提供的有限信息联系上其家人。然而,经查询系统显示整个安徽省有100多位与小伙子相同姓名的信息。经过一一核对,仍没有与小伙子相似的人员。正当调查陷入困局时,一个想法在民警脑中闪现:会不会他把自己的名字报错了?如果小伙子精神状况真的有问题的话,极有可能写错自己的名字。于是,民警们就尝试模糊查询。此时,系统显示的数据更加庞大,近500余条。民警们并没有放弃,根据年龄、照片一条一条予以排除。经过近2个小时反复筛选核对,最后仅剩2条疑似信息。此时,民警们想让小伙子自己辨认,却得到了摇头傻笑的回应。无果,民警立即决定和当地派出所联系,希望能够帮助查出其家人信息。然而,其中一方回复本人在家无异常情况,另一方反馈过来说父母信息查到了,但无联系方式。正当民警们极度失望时,对方派出所说可以联系村干部去找找,但需要时间。此时已近晚上10点,小伙子显然也有些坐不住,嘴角抽搐频率也在加快。终于,电话响起!那头传来了激动的声音:“你好,警官!那是我的儿子,是我儿子!找了好几年了,你帮我看好,我们马上就来!”从电话里了解到,小伙患有抑郁症,精神状况时好时坏,已经与家人失散4年。为保证信息无误,细心的民警们又将小伙子照片发给他们核对。至此,民警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
一份责任诠释为民情怀
从帮助孕妇在高速上生产了新生儿“黄衢男”,到帮助年迈夫妇找回失散多年儿子,从为生命接力到为团圆聚力,高速交警的一幕幕善举多次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美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展现了良好队伍形象。一幕幕善举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偶然背后汇聚着全体民警强烈社会责任感与甘于奉献优秀品格的必然属性。近年来,支队始终坚持以“民意主导警务”深入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结合“三警”大讨论主题建设活动,不断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把百姓的小事当大事,把百姓的需求当追求,通过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爱心献血、助学帮扶留守儿童、与困难家庭结对、为事故受害家庭捐助等系列爱心公益活动,引导广大民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努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传递情系社会的最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