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时候,本人按捺不住内心创业的骚火,火急火燎的决定要起航。这当然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早有此心,2015之前想好准备入伙朋友的互联网项目,但是眼瞅着他的公司在大风之后摇摇欲坠,我就又犹豫了。
时间又晃了一年,我终于决定不再观望,心里想:干呗,创业嘛,不就是做生意么,哪里有那么多玄机。回想当时我心里对创业过于自信的心态,决定了我悲剧的结尾。
经过一轮360度行业分析,我决定做餐饮业,原因很简单,离钱近,每天都有流水。后面我才明白,流水是有,但多数是往外流的。我到处考察,选了一个商业综合体,综合体面积2.3万㎡,共三层,标准层高6米,属于社区型商业综合体。虽然是个商业体,但是没有家乐福,沃尔玛这种级别的大型超市,也没有电影院,这就决定了它本身的客流是极其有限的。
我拿下了2楼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店面,一个月租金2万。对于这个租金我是有精确计算的,店内能摆15桌,按每桌150元客单价计算,一天只算晚餐的话,也有2250元的营收,一个月就是6万多的销售额。我做得是烤鱼,毛利大概在60%,那一个月毛利就是40000块。当时没有前厅后厨的概念,一切都觉得很简单,我从大溪烤鱼挖了一个前厅经理,后厨招聘请了一个小厨子。
装修的时候,我为了省钱,放弃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方案,按照自己的喜好,diy装修风格,今天看来,这恰恰又是我任性的表现。没有餐饮装修经验的我,在装修上犯了很多错误。
经过几个月的装修,终于开业了。我记得那天我很高兴,呼朋唤友的都过来免费吃,当然朋友们坚持要结账,碍于面子的我给了一个5折。很快一个问题的出现就让我高兴不起来了,那就是菜品不稳定。烤鱼时而咸,时而淡,时而辣,时而腥,有趣的是客人蛮少投诉我,但是他们用更狠的方法投诉我,那就是不来了。(心伤)
我一怒之下换了厨子,后面的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厨子,不好招啊,为了一个厨子我专程跑到成都,促膝长谈,一顿忽悠,就是希望能找个好后厨,厨子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看中的就是你给多少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厨子算是稳定了一点,前厅又让我窝火,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我又把大溪烤鱼的前厅经理炒掉了,后面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个前厅经理。我觉得,都差点意思,不满意,他们只关心薪水,并没有帮我把店铺搭理好,天天给我提一些不着调的理由,处处强调着困难,按他们的意思,这饭馆要重新开,重新装修。
生意不好,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址。小妇难为无米之炊,能耐再大,没有客流,一切都是浮云。怪我当时定位没有定好,选了一个既没有超市,又没有电影院的综合体,亲子项目也不多,商场招商很失败,都没有什么知名品牌。这直接导致店内上座率严重不满。想来想去,这主要是我太理想化了,其实餐饮这种行当,租个大排档一样可以做,一样可以做的好,可惜我骨子里瞧不起路边摊,现在想想,还是自己的基因把自己害了。
现在我把店面经理炒掉了,我决定也不在招聘店面经理,我就自己干。生意还是一般,我也还在支撑着,我想过放弃,但是朋友们却劝我换个门面继续,他们的理由是,我现在才真正具备餐饮创业的基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