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诸暨母亲的手艺简直了不得
两三分钟的功夫,胡萝卜摇身一变成了朵朵富贵的金牡丹,昨天下午,夏雪丽在家中给大家“露”了一手,“这些花是准备给晚餐菜盘做装饰用的”,自从她迷上食雕后,家里人天天都能享受到“五星级”的美食待遇。
这名从未拜师学艺的诸暨女子,凭着一双妙手,把最简单的食材雕琢成自己喜欢的花样,无论是花鸟还是走兽都能逼真呈现。说起缘由,得追溯到去年9月份,夏雪丽偶然从微博上看到别人用萝卜做的小孔雀,“觉得好可爱,不禁有些手痒想试试”,她当即去买了萝卜,拿起自家的菜刀就是一通折腾,没想到一下子就成功了,用夏雪丽自己的话说就是,“虽稍显幼稚,但还挺像模像样的”。
首次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夏雪丽上了瘾,每天都重复练习着,想着不能浪费粮食,后来便把雕刻完工的孔雀,用盐水、醋浸泡了几个小时,“就跟醋萝卜一样,但全家人都舍不得吃,于是割爱给了邻居,他们还以为是从饭店订的餐呢。”
随着雕刻的技艺日益精湛,去年腊月,一朋友家办喜宴,夏雪丽因有事未能出席,送上“孔雀开屏”以示祝福。夏雪丽回忆道,雕刻花了8个小时,用掉了10个长达50多公分的白萝卜,摆放在一米多宽的方桌上完全都不剩空隙,事后朋友跟她开玩笑说,“孔雀太惊艳了,宾客们全部抢着拍照,连新娘的风头都被它抢了。”
距今为止,夏雪丽的食雕作品已有数百件了。在她的手机上看到,有腾云驾雾的黄龙、展翅欲飞的仙鹤、慈眉善目的老寿星、高贵优雅的丹顶鹤……黄瓜、南瓜、葫芦、西瓜皮等都是她的雕刻材料。但夏雪丽最钟爱的还是雕刻孔雀,“我最爱孔雀睥睨天下的姿态,且很考验雕工”,夏雪丽告诉记者,孔雀的颈部、嘴部和眼睛最能体现出它的神韵,雕刻时需要掌握好手的力度。
“我总能一次性成功,雕刻更多的是靠天生的手感”,48岁的夏雪丽是做服装生意的,之前没有任何食雕经验,谈到技巧,她说,平时可以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动手之前先在脑子里酝酿出形态。据夏雪丽的女儿俞凌霞透露,这也跟母亲喜爱绘画有关,在她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空闲时会拿着铅笔在白纸上勾勒,不过后来忙着照顾家庭就不太画了,而最近又迷上了果酱画,“食雕除了刀工技巧外,也需要对美感有一定认识,在绘画中潜移默化培养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妈妈的创作”。
对于俞凌霞来讲,最开心的就是天天都能吃到美食,自从母亲迷上食雕后,她在烹饪、摆盘上都越来越讲究,“每次把晚餐照片发到朋友圈,一准引来朋友们各种羡慕”,讲起妈妈做的菜肴,俞凌霞脸上满是小幸福。
手艺简直了不得
高手在民间啊
新东方常任理事
活灵活现,自学成材,点赞诸暨母亲!
绝对是高手呀,这就要有天赋了
要有天赋的,一般人要专业学过才可以
说实在的,去大酒店吧,那真的有点班门弄斧;要是整天在家里折腾,做个饭也就一个小时,你这样瞎折腾个一个小时,这算不算败家呢。。。。
只能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