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上午“古风晋韵——郭汉义书法作品展”在荷堂艺术馆举行开幕式,开幕式当天还在荷堂艺术馆举办了郭汉义书法创作研讨会。
著名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评审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集,湘潭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王振武,湖南省书协理事、湖南省美术出版社美术部主编邹方斌,张家界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舒湘汉,张家界书画研究院院长、张家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邓波,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严茅,张家界致公书画院院长、张家界荷堂艺术产业园董事长李建春及张家界众多本土艺术家参加了书法创作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郭汉义首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精心创作的部分书法作品并与大家分享了创作心得。
郭汉义书法作品创作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v.qq.com/page/n/w/8/n0168wdalw8.html
郭汉义认为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离开临帖则书法不能进步。世界上的各门艺术中,恐怕只有书法与它的传统联系的如此紧密,离开了传统的正确继承,书法几乎不能前行。
尺寸:123.5x272cm
在研讨会上郭汉义对这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做了详细的诠释,他说此作品毫无装饰之功,只是写来,也就自然朴素。和善于装饰之作相比,没有那些心思消费。这说明素淡净面也是很可观的。此作可见出取法二王、唐人。首先是连贯一气、一气贯之毫无倦怠,使人感到气贯长虹、精运饱满、勇往直前。草书是需要气的;气足则运动神似可出,连綿而下如同飞流。一件草书就是一个气之场,在其中不可句摘字摘,它们是首尾衔接浑然一体的。其次是用笔娴熟。用笔迅疾,有游刃有余的利落,节奏有轻有重,点画有二王之清秀,亦有颜真卿的丰腴,对比鲜明。在迅疾中善作提按变换,时轻时重而生出!不同趣味。墨色的变化配合了点画轻重,重则缓而圆润华滋,轻则细而轻盈,飞白生焉。
听完郭汉义的讲解,参加研讨会的部分嘉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王集副主席在发言中提到:“一个艺术家作品一旦出来,把他拿到社会上面之后,就不仅仅是挂在自己家里的作品了,它就变成了一个公共艺术品,这个公共艺术品的解读就不是以作者本人的想法为主要想法了,就会在社会层面上有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感受、理解以及不同的情感对艺术品作出不同的解读,我看了汉义的展览之后,个人感觉他的创作比较少的受“世风”的影响,当今社会出现了一批花里胡哨的,江湖邪气、市侩气特别严重的,慢慢疏离书法本质的一些人,但汉义没有被影响,他能够一如既往的坚守,在今草、章草、汉隶、篆书上反反复复,斤斤计较,每天琢磨来琢磨去,把古人的那点东西捏的粉碎的,区别的非常严格,像他这样不偏离传统的艺术家是非常可敬的,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发言中王振武副秘书长感叹到:“欣赏完郭汉义展出的作品后感觉得他的章草写的相当到位,相当好!没想到他能把章草写出那么多面貌,那么多形式出来,写的很精彩,包括对章法的结构,结字都处理的相当好!可以看出汉义在真草隶篆上有很深的造诣了,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了,非常难得。”
研讨会上邹方斌主编从两个方面谈了他的感受:“一是汉义为人,汉义是个性情中人,字如其人。二是为艺,汉义的行楷隶篆草都写的很到位,特别是楷书,接近60岁的人能够把小楷写的那么灵动,人在45岁之前写小楷是没问题的,在45岁之后要写小楷是非常吃力的,而且汉义告诉我他是写了80幅才写到自己满意的,这是非常难得的。”
听完邹方斌主编的发言,张家界本土艺术家也纷纷踊跃发言,其中邓波院长表示郭汉义老师这种为了某一件作品,能够反复创作,直到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种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观看今天的展览并与郭汉义老师的交流,能够给他一种感化,郭汉义这种对书法创作真挚的追求,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了他在今后的书法创作上写得好点,再好点!
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舒湘汉主席说:“与郭汉义先生相识四十多年,他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果,和他的甘耐寂寞,和他的用功是离不开的,汉义书法上的线条,不是单纯的随意画上一笔,而是有很多内涵的东西,这跟他的学识、阅历、精力都是相关联的,这与他多年来的坚持都是分不开的!”
此次研讨会大家热情踊跃发言,张家界荷堂艺术产业园董事长、致公书画院院长李建春,张家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向良群,慈利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瑛,桑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喻海军,武陵源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代碧云等艺术家们对郭汉义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感到十分震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灵山秀水润书家
——郭汉义及其书法艺术
文/何昌贵
张家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人间仙境,绝世天堂,千古人文,无极风光。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其神奇之境让人神魂颠倒。我第一次去看张家界就有这样的感受,似乎在天上人间,又不知是云里雾里。
神奇的风光蕴育了一位书法名家——郭汉义先生。想必是这灵山秀水滋润了郭汉义的书法艺术。
2012年张家界佳木斯书法联展在两地举办,从此我结识了张家界市书协主席郭汉义先生。
罗长江《张家界赋》 171X62cm
汉义的性情朴实无华,典型的湘西汉子。生于斯,长于斯,质朴如斯。其生活经历传奇精彩,流逝着湘西情长。汉义的书法表彩质华,就如同这山水清音,令人陶醉,可谓兴于斯,盛于斯。
陶渊明《桃花源记》 180x97cm
书法艺术或凡是沾艺术边的职业,需七分天性,三分后天努力,汉义儿时就喜欢画画,从读中学起便开始在报端上发表美术作品,青少年时就荣获全省大奖,我想他在艺术上绝对是有天份的。书画是相通的,美术上的成就对他日后书法艺术取得的成绩是分不开的。
文天祥《正气歌》195X83cm
青少年时,汉义酷爱书法艺术,先从颜真卿楷书入手,打下坚实的功底,后取法历代精华,对汉《石门颂》、《张迁碑》临习多年,对篆书《石鼓文》等心摹手追,尤其在行草书方面他钟情于二王及怀素、张旭、米芾、王铎、孙过庭等之精华,长期浸淫其间,临池不辍。近些年,他着力在章草上探索,使作品更加高古。谈到书法,他认为学好书法要做到二戒:一戒急于求成,二戒哗众取庞,达到“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 。他感言: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是一种长期过程,是对艺术内在规律的透彻理解和精熟掌握的艰苦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实践,努力要有闪光的灵性,精深的思考与不断地追求。所以汉义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似乎还在不断地探索中,或者说他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尚未达到。他还在做着工课,读帖、临帖、解读古人,集古人精华之大成。他也在创作中经营着作品,去伪存真,去燥润实,使用笔更精到,章法更合理,韵味更醇正,作品更加温润质朴,富有书卷气。
细细品读和欣赏汉义的作品,其韵律平实、节奏舒缓,重和谐,尚中庸,呈现出不激不厉大家风范。近期他创作了七十余件作品,可谓真草隶篆皆备,其篆书通石鼓、籀文,体态瘦硬通神,意趣生变出新;其隶书作品取法《张迁碑》,雄魂古雅,笔力苍劲,大有汉唐遗风;其楷书端庄又不失妍润,掺以行书韵味,活泼天真,玉润金生。更多的是章草作品,他的章草取平复的简约,皇象的婀娜,点画呼应,穿插避让,疏密有度,收放自如,厚重大气,温润雅致,在流畅、婉转中寓入了雄魂、豪迈,形成了郭汉义的书写语言及艺术风貌。
我们欣赏汉义在书艺上的成就,就犹如酒后一杯清茶,是一种享受。我们享受到了不同书体在宣纸上的华彩;享受到了他高超的笔意和创意;同时享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美好以及来自各方的溢美的快意。
何昌贵 ,著名书法家 ,中国青少年书法报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佳木斯市书协主席。
你好我是小二张家界便民服务项目:婚恋找对象信息,找工作 ,发广告,人脉推广、顺风车,租房买房,二手车买卖,闲置物品出售,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幽默笑话,故事汇,自制视频等....免费推广,关注小二即可有需要可以找我哟,微信号zjjxia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