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职领导被立案查处是十多年前就谱错了的曲
今天,手机特别忙,“你们学校领导集体被区纪委监察室立案查处是怎么回事啊”?“旅职学校出现了窝案,领导被一窝端了是吧”?,“你们学校是不是要跨台了啊”?……不绝于耳。我只好依自己知道的情况据实回答:“一不是领导贪污受贿,二不是生活作风出轨,而是招生政策违规(不好意思有点押韵),十几年沿袭下来的招生政策害了领导班子,把招生经费给了生源学校而落下个买卖生源罪而被立案查处”!
遂与同事交流,今日都收到了各阶层人士的来电询问,看来这“窝案”已到了天下尽晓、妇孺皆知的境地了。真正体会到了网络的威力,感觉到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神速!但此刻,全身犹如有芒刺在背、如梗在喉,悲乎?冤乎?
好一个“买卖生源的窝案”!这“买卖市场”在全国范围规模有多大、程度有多深,每年都是遍地开花节节高啊,亲,不用我祥说,你也知道吧。在这偌大的招生市场中你能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吗?招生大战中,花钱还不算,还拿命来干,日晒雨淋中,时时防狗撵,亲,不是我醉了,而是晕了。
面对当下的立案查处,人们往往不习惯,自然会想到十恶不赦、作恶多端的贪腐分子,一方面可见人们对于贪腐的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查处非主动性违规的不甚了解,皆以为上了立案查处之列,便被打入贪腐恶人一类、判了死刑一般。不由想到七八十年代人们对于患者打点滴吊水的恐慌,昔闻打了吊水,便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离驾鹤西去已为时不晚了,可时至今日之吊水,感冒用之,蚊虫叮咬用之,不思茶饭用之,瘦身美容用之……无所不用啊!时下对立案查处之认识与昔日吊水之恐慌如出一辙。于是乎,有人咋呼旅职学校领导被一窝端了也在情理之中。然,最为真正揪心而担忧的是,由于纪律监察室没有向公众具体说明立案查处的真相,在当下正面临招生热季,市井流氓竞争对手似乎寻找到了将旅职学校一招KO的绝招,一方面大肆渲染丑化旅游学校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大行其道“买卖生源”政策。古语云:捣鬼有术也有效,但古今成大事者未有也!相信那些亡我之心的市井流氓对手必定会见光死翘翘;相信只有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相信社会各界、家长朋友心中会作出明智的选择。在张家界旅游学校面临被兼并的存亡关头,高华同志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为永定区保下了一块百年职教金牌,校内实行“六条线”管理,职责分明,各司其职;“一三五”奋斗目标正逐一实现;新校区扩建工程正稳步推进;教师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久,在全体校级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一座全新的职教园地会马上呈现在世人面前。
话多逗人嫌,最后我想说两句心里话,一是感谢区纪委监察室,是你们第一个第一次使多年来的买卖生源不合理招生政策戛然而止,使永定区职教招生回归理性轨道。二是对被查处的旅职领导说,到底是谁的错害得你们受累受辱,你们不是圣人,十几年前就谱错了曲,才导致你们今天唱错了调,但佛已说,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后人换来一片晴空天地,值了!
公务员工资太高,到时候报考公务员头都要打破。
一直沿用的政策,到现在戛然而止,我看校长不一定错。
楼主,高校长办事能力确实强,在他的领导下,旅职老师、学生看到了希望!但是,一、十多年前谱错的“潜规则”,纪委一旦发现,肯定需要有人承担责任。二、“买卖生源”论是第一次听说,问题是有没有造假,是否给生源学校负责人有好处、有分成?三、旅职学校2012年被省委常委李薇薇确定为“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实施学校,效果很好。如果一旦知道,校领导班子被纪委立案,甚至连生源都是“买”的,捐献爱心的人士和慈善单位又作何感想?当然,贫困学生是无错的,应当得到社会的帮助。
外地职校的不是更猖狂么?他们甚至驻点的!
君要搞丞,丞就认命。
“这么糟糕的制度能够运行,是因为你们都为之出过力。”
职校领导们,孰是孰非,自有公断,算是黎明前的黑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