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文宣帝高洋崩后,何人继位?是其长子高殷!但这是一位短命的君王,在位约一年就被自己的亲叔叔篡了位,而自己在被废的次年被杀害,年仅十七岁。在他十分短暂的帝王生涯中,他是不是毫无作为?
北齐废帝:高殷
生于545年,卒于公元561年,文宣帝高洋长子,母为皇后李祖娥,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第二任皇帝,公元559年-560年在位,约1年。他聪慧夙成,宽厚仁智。天保元年(即公元550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559年,文宣帝高洋去世,高殷即位,改元乾明。560年,常山王高演篡位,废黜高殷为济南王。561年,高殷为高演所杀害,时年十七岁。
差点被废
立为太子后,文宣帝高洋认为高殷像汉人,不像自己,想废掉他,立次子太原王高绍德为太子,但在杨愔的劝阻下没有实行。高殷温裕开朗,有君王风度,且博涉群书,观览时政,在当时有很好的名声。之后,文宣帝高洋登临金凤台,命令高殷亲手诛杀囚犯。高殷怜悯,面露难色,几次都不能将头砍下。高洋恼怒,拿起马鞭将高殷抽了三下,从此之后,他心悸口吃,精神时常恍惚。
继位为帝
公元559年十月,文宣帝高洋崩。同月,太子高殷即位,大赦天下,以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人一同辅政,内外百官官阶增加一等,失去官职、爵位的,都给予恢复。即位后,他尊祖母皇太后娄昭君为太皇太后,母亲皇后李祖娥为皇太后。同年十一月,任命录尚书事、常山王高演为太傅,司徒、长广王高湛为太尉,
为防止篡位发生,其父高洋临死前就诏令尚书令杨愔、尚书左仆射平秦王高归彦、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子默等人辅佐高殷。在高殷支持下,杨愔准备进行全面改革整顿,来加强皇权。他以身效法,奏请高殷免除自身的开府封王爵赏,后诏令全国七十岁以上的军人授予名誉职位,六十岁以上的军官以及重病的,一律退休,且大张旗鼓将那些无才无德、靠贿赂上台的人全部黜免。
陆贞传奇-高演
二王(高演、高湛)
杨愔的整顿,朝野为之哗然,那些被黜免下来的人心怀怨恨,纷纷投靠到二王(高演、高湛)手下,当时朝内亲王权力很重,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娄昭君实际控制北齐的军政大权。高演一直忙于培植势力,一旦羽翼丰满就准备夺取皇位。杨愔的改革,促使两派矛盾白热化。
高演:高欢第六子,高澄、高洋的同母弟。自幼英俊过人,很早就有成大器的气量。娄太后十分喜爱并看重他,初封常山王。历任尚书令、司空、大司马等要职,次兄高洋去世后拜太傅,乾明政变后,废黜侄子高殷,自立为帝。在位约一年,但作为较多,临终时传位给同母弟高湛,时年二十七岁。
陆贞传奇-高湛
高湛:高欢第九子,高澄、高洋、高演的同母弟。自小仪表堂堂,风度高爽,为时人惊叹,甚为其父高欢所喜爱。最初受封长广郡公,高洋建北齐后,进爵长广王。高演驾崩后受遗诏即位,他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宵小,淫乱于朝廷之上,肆意诛杀宗室及大臣。一时间,朝政混乱,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北齐国势因此转衰。终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岁。
陆贞传奇-娄太后
被废去世
时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身为皇叔,威望素著,对高殷的帝位颇有威胁,杨愔对二王忌惮不已。560年,杨愔和高殷密谋架空亲王势力,进而加强皇权。 平秦王高归彦背叛高殷,密报二王。二王勃然大怒,将计就计,利用去尚书省“拜职”赴任之机,拥兵数千,押着杨愔等人去见高殷。二王向太皇太后娄昭君条述杨愔等人的“罪状”,娄太后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别宫,高演即位为帝。次年,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
史评
高殷即位后,励精图治,对民生极为关心。他曾分派使者巡察四方,访求政事得失,考察风俗,问民疾苦。其次,他整顿吏治,政治清明。在军事上淘汰老弱,留下精壮,军力大增。他还下诏减轻徭役,停止营建宫舍 ,使北齐由天保年间的国势危急而有所纾缓,堪为一贤明之君,可惜在位仅一年,抱负无法施展就被废了。
小史个人之见:
他虽有治国之才能,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帝位!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