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技术领域 为产业发声
导读
今年在快递界,智能分拣机器人“小黄人”是真真火了一把。无论是ems、京东,还是申通等物流公司,纷纷使用起了小黄人快递分拣机器人。甚至在国外引起重视,着实让国人骄傲了一把。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顶部装有自动翻转的黄色托盘的“小黄人”,密密麻麻、成行成列的在一个空旷平可整的平台上各行其道,通过与工人间的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快件的分拣作业。而且“小黄人”占地面积小,运行速度可达到3米/秒,每小时就能完成20000件包裹分拣,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也因此,可以减少70%的人工!更奇特的是可以自动充电,且充电5分钟运行4小时。那小黄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智能分拣机器人工作原理
其实,分拣机器人就像宫崎骏动画里搬煤炭的“小工人”,他们有自己的“眼睛”,一般采用的是相机+二维码精确定位,工作时能通过“看”地面上粘贴的二维码给自己定位和认路。所有的“小黄人”都会听从一颗大脑—机器人调度系统的指挥。
当派件员将包裹放在托盘上,“小黄人”会在一秒内迅速扫码识别面单信息,读取出其位置译码和目的地信息,而每个地址会对应不同的下落口,每个下落口将对应一个地级市。“小黄人”依照后台计算生成的结果,规划出传递包裹的最优路线。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对包裹路径信息的追踪记录,真正实现了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
如何完美避障?
然而,密密麻麻的“小黄人”是如何各行其道,避免各自碰到对方的呢?原来,机器人要走的路线都是提前规划好的,强大的系统和智慧算法让他们一起工作也能互不干涉,并且还有红外、超声波壁障、急停按钮和碰撞海绵,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基本为0。
所以,尽管同时作业的机器人数量众多,但都能在自己的路线上,秩序井然地完成传送,就如同在宽阔路面上各自行驶的车辆,在面对密集坑点时自动绕行让路,无须担心发生车祸的可能。
如何精准投放到对应位置?
机器人领到包裹后,会穿过”龙门架“(视频里未显示),这是一个配有工业相机和电子秤的外围设备。只要机器人从这里经过,仅需不到1秒,快递单面的信息便可以被扫描,并完成称重,调度机器人进行分拣和投递,读码率高达99%。而它的主要作业对象为长不超过60cm、宽不超过50cm、重量不超过5kg的小件包裹。它的技术原理强调精准性,即无需承载巨大重量,但需要在较小的面积内尽可能达到密度更高。
如何防止暴力分拣?
在快递被投下去的地方,是一个倾斜28度的斜坡,下去之后会平稳滑入快递暂存,大大降低了损坏的概率。智能分拣机器人将包裹投递到对应卸货口后,包裹会通过卸货口下的28度滑槽平稳滑入包裹暂存位,等待工人打包,大大降低包裹在人为分拣中造成的意外损坏。
当前,国内电子商务等行业突飞猛进,快递行业的发展也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人力劳动,工作工作效率上也较此前有了大幅提升。当前,一套标准的智能分拣方案需在1300㎡的仓库布置10个入口、350个机器人,可实现1小时内分拣18000个快件的作业总量,减少约70%的分拣人力,并有效降低分拣的错误率和破损率。科技的进步必然导致部分职业的革新,小黄人的发展必然且已经“上位”代替了人工分拣。
声明:
黄河连线系太原九州连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本平台法律顾问为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
黄河连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