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过对18年的观察,钢铁行业的淡旺季特征已不再明显。19年整体需求的总量在上半年比较平稳, 值会出现在3-4月份。与18年3-4月份的明显区别在 于,当时资金到位较慢导致民工返工意愿较弱,并且两会期间环保压力较大,而根据调研发现,这两点在19年基本都不太可能出现,即3月份需求出现断崖性下滑 的可能较小。
2、出口需求:短期有所回暖,中期仍保持低位
19年1月的钢材出口有所回升,但空间比较小。
影 响钢铁出口的核心因素是政策性因素和海内外价差。目前来看,海内外价差已经有所恢复,但由于国内3-4月是开工旺季,钢铁企业在不能满足需求时可能会将外 贸订单转移至国内,同时带动海内外价差重新回归。我们认为出口端需求短期有回暖,中期会保持600-700万吨的中枢水平。
3、供应端:产量上限为8200万吨左右,利润成为影响供应的新因素
18 年10月8200万吨的产量是供应端的上限。当时价格快速上涨,利润接近1200-1500元/吨的历史高点,废钢添加比例在20%,全国基本全部开工, 基本没有亏损钢厂。而目前来看,利润为700-800元/吨,部分企业废钢添加比例从20%降至10%,企业对利润的追逐会比对营收的追逐更加理性。我们 预测今年2月是产量低谷,3-5月会逐渐上升,6月份因为季节性的因素开始逐步下滑。
1、农历方式:观察春节后 、第二周的库存累积速率情况,今年社会库存累积速率相比18年更高。在我们的点评中,采用总库存的概念(钢厂库存+社会库存),总库存与18年相比有小幅下滑。
2、 公历方式:现在的库存与18年农历接近,但公历视角差距较大。我们想说明的是,后续库存的去化速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去年春节周的社会库存累积速率很高,并 且在春节后两周继续大量累积。对于今年的情况,我们预计下周库存会略微累积,到下下周(月底)库存会开始进入去化周期,从方向上来看与17年状态类似。
(二)库存数据的含义——库存结构超预期,钢厂库存占比较低
今 年库存结构与往年有明显差异,社库的占比更高,厂库占比更低。我们认为在厂库较低的情况下会更容易达到均衡状态。今年厂库占比较低的状态从春节前8周 (11月下旬)开始,当时钢价明显回调,市场非常担心冬储情况不及预期,从而难以拉动年前需求。而钢厂也注意到这个现象,开始逐渐消化库存,从厂库与社库 的比值下滑可以看出,钢厂将自身风险逐渐向下游传导。同时,由于产量并未出现明显下滑,说明库存向下游积压更多是钢厂的主动行为。
(三)造成当前库存状态的原因——较高的产量基数
我们年前判断总库存将维持在16-17年之间的水平,目前来看处于这个区间的上沿,主要原因是较高基数的产量。从18年2月开始,由于利润处于高水平,钢厂还有较大的空间提升产量,供应端一直处于高基数状态,目前产量依然处于高基数状态。
总结:
1、从 数值来看,库存数据中规中矩;
2、从库存结构来看超预期,钢厂在年前转移风险效果较好,年后进入库存去化阶段时钢厂可能重新掌握议价能力;
3、从原因角度来看,产量的高基数是导致目前库存总量相对较高的原因。
二、目前黑色产业核心矛盾分析
在过去的2个月时间里,黑色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先是焦煤价格的变化使得其利润占比有明显提升,之后铁矿石价格上涨使其利润占比也有明显提升。但我们认为目前成本端可能已经不是主导因素。
(一)分两个时间段看核心矛盾
1、3月初以前,进入去化周期之前成本端还有一定支撑。从2月底开始钢厂库存开始进入去化周期,在3月初库存去化的确定性非常高。在去化之前,由于部分钢厂对焦煤焦炭补库节奏等生产性原因,原材料端对成本还有一定支撑。
(二)资产联动目前处于刚刚开始的过渡阶段
目 前资产端的联动已经产生了变化。钢铁所对应资产有股票、期货、现货三种。当三类资产联动时,往往会迎来空间、时间均较长的行情。从12月下旬至今,黑色期 货1905上涨20%,现货上涨不足10%,股票钢铁板块虽有上涨,但与大盘的相对收益没有明显体现。基本上传导过程会是由期货过渡到现货,现货上涨带动 利润提升,再传导到到股票。至于传导的顺畅与否,要看时间跨度的因素,如果有2-3个月的时间,传导会相对容易。
(三)目前处于利润均衡阶段,已经出现下游利润扩张特征
关注利润端本身的变化。我们在1月的报告中提到,每当产业处于上涨阶段时,一定是产业的利润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如果钢铁的下跌没有传导到上游的焦炭下跌, 后续要开启价格上涨时会存在质疑, 的状态是整个产业的价格都存在上涨的基础。目前来看,当前产业链中几个品种的利润分配基本均衡,煤炭稍微偏高,钢铁 和焦炭基本处于底部回升过程。成本端的提升会压缩下游利润,钢价上涨会拉升产业链利润,如果产业利润提升是钢价提升导致的,钢铁的利润占比会提升,然后会 传导到焦炭,焦炭的利润占比会上升,焦煤的利润占比会下滑,目前市场上也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